今日(9月2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會上發布了三方面的政策,重點涵蓋降準降息、房地產、資本市場。
對于此次央行政策“大禮包”,多家公募基金給出最新解讀。
國泰基金認為,今天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宣布了一系列增強市場信心的政策,超出市場此前預期。我們認為本次全面寬松是為了進一步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大金融支持經濟力度。從7、8月經濟數據看,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單月增速均低于5%。三中全會也罕見提及今年經濟情況,表明決策層已經認識到宏觀刺激力度仍需加大。此前,國務院已經出臺“兩新”相關政策,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且還在不斷顯現。海外方面,近期美聯儲宣布,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5.25%~5.50%降至4.75%~5.0%,降幅達50BP。外部貨幣政策周期與內部收斂,給央行寬松打開了較大空間。
國泰基金認為,具體來看,本次貨幣政策寬松力度較高。
1)本次降準50BP且宣布年內仍然會降準25~50BP,年內準備金率最高會下調1.5%,是2018年以來準備金政策最為寬松的一次。未來3個月有接近3.7萬億MLF到期,降準可以置換1.5~2萬億,MLF降息也同時降低了銀行的負債成本。我們測算可降低最高500億每年的付息成本。
2)降息幅度較大,本次逆回購降息20BP是2020年疫情以來最大的幅度。此外與政策利率掛鉤的LPR也將同步下調20~25BP,未來新發放房貸利率將下降到3%附近。此外房地產也配套了再貸款與存量房貸利率調降等增強居民消費信心的政策。盡管今年以來央行曾多次貨幣寬松提供流動性支持,但考慮到偏低的通脹價格水平,當前全社會仍面臨著較高的實際利率。截止202402,以加權平均貸款利率減GDP平減指數衡量的實際利率水平約4.6%,處于歷史同期高位,較高的資金成本對經濟需求形成制約。本次存款準備金率與政策利率雙降有利于降低居民與企業的機會成本,有力提振居民消費與企業投資。
3)央行表示將引導商業銀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預計平均降幅在0.5%左右。考慮按揭存款約38萬億元的體量,本次調降預計能減輕居民端約2000億元的負擔。更為重要的是,存量房貸利率調隆有望降低居民部門的無風險利率,延緩提前還貸與資產負債表收縮,對于房地產市場以及風險資產價格的企穩,以及居民消費需求與能力的改善均有積極意義。
4)歷史性創設新的貨幣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第一項是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使用自身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份股作為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這項政策將大幅提升相關機構的資金獲取和股票增持。機構通過這個工具獲取的資金只能用于投資股票市場。首期互換便利操作規模5000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第項是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引導商業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用于回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人民銀行將向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提供的資金支持比例是服務再貸款利率1.75%,商業銀行給客戶辦貸款的時候利率會加0.5個百分點,也就是2.25%,首期是3000億。關于平準基金的創設,中國人民銀行也表示正在研究。同時證監會也表示將制定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資金投資政策制度,這有望為市場帶來增量長線穩定資金,明確市場底線,穩定投資者預期。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表示,本次貨幣政策支持力度超出市場預期,有望從基本面和流動性兩方面支撐資本市場。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股票、債券、商品均有積極影響。基本面維度,地產政策優化直接降低居民的貸款壓力,并提振地產需求復蘇。從財富效應角度,預期改善后,居民有望釋放消費動力。
永贏基金認為,貨幣、地產方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釋放流動性,有望和未來財政發力一起形成組合拳支撐Q4經濟。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回應市場關切,商業銀行讓利補貼居民實體部門,政策思路轉變提振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基本面的信心。資本市場方面,政策層支持股票市場的明確信號,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進一步提升今日投資者風險偏好,帶動A股放量大漲超4%。
浦銀安盛基金認為,在活躍資本市場方面,人民銀行計劃推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兩大工具,所獲取資金僅能用于投資股票市場。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擬通過降準、調降存量房貸與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措施,穩定樓市并改善實體融資需求。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認為,當前國內需求仍然較弱,新房市場是較為重要的拖累。當前新房市場成交處于低位,導致地產開發投資需求低迷,拖累地方財政和基建投資,也部分通過財富效應等渠道壓制居民消費支出,這也導致過去一段時間較多行業面臨供求關系的弱化,CPI通脹持續處于偏低水平。應對上述問題的組合拳,包括在整體投資、消費需求上削減融資成本,同時在房地產市場控制購房成本、降低各方面的購房門檻,降低房貸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壓制。這次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市場基準利率,以及降低存量房貸款利率、降低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等手段,均是既有政策導向的延續和強化,也有利于經濟加快復蘇。
展望權益市場和債市后市,浦銀安盛認為,此次集中推出的政策工具類型多元,運用多種工具組合,在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共同發力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機構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兩大創新工具意義重大,有望大幅提升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提振A股市場表現。
永贏基金認為,向后看,有利變化有望令樂觀者增加,可能推動A股震蕩中展開修復性反彈,交易機會變多。中期維度,財政端是否發力以及實際寬信用效果是決定A股中期行情的核心。
一方面,內部宏觀政策轉向有望穩定市場對于經濟基本面的預期。不論從高頻經濟數據還是統計局7-8月經濟數據看,Q3國內經濟本面壓力較大,市場對于上市公司三季報乃至年報抱有較低預期。今日降準50BP、逆回購降息20bp、存量房貸調降50BP等政策集中落地,有望實質上提振居民消費意愿以及緩解地產鏈壓力,進而對經濟基本面形成支撐,改善市場此前悲觀預期。并且,今日發布會監管部門也明確如“在年底前,根據市場情況可能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到0.5個百分點”,意味著本輪政策出臺較此前可能更具持續性。
二方面,創設政策工具支撐資本市場,A股有望在央行支持下迎來三大增量資金。①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②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利率2.25%,首期規模3000億,后續仍可追加;③平準基金正在研究。盡管細則尚未披露、具體落地的效果尚待觀察(如額度不一定能用完),但考慮到當前A股成交額活躍度處于歷史低位,邊際增量資金也將對市場形成重磅利好。
三方面,全球流動性邊際寬松背景下,A股風險偏好顯著提振。全球貨幣緊縮伴隨著美國9月降息周期的開始而結束,全球資產尤其處于低位的風險資產均存在一定回升動力。對于A股而言,在近期權重股調整后,市場結構扭曲的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緩解,并且此前籌碼的結構性出清也為市場在探底后的持續反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華安基金認為,流動性維度,降準和降息向金融市場釋放增量資金。同時針對股票市場,政策還推出了資產質押、專項再貸款等資金,專門用于回購和增持股票。前期回調幅度較多,估值處于相對較低區間的板塊有望迎來修復,例如恒生科技、恒生互聯網、創業板和科創板等成長賽道。
國泰基金認為,對于債券市場,長端利率的調控似乎有所放松。潘行長表示目前中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在2.1%附近徘徊,是市場化形成的結果,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國債收益率水平是市場化形成的結果,人民銀行尊重市場的作用。國債收益率曲線作為重要的價格信號,存在遠端定價不充分,穩定性不足的問題。我們認為金融監管部門本次超預期寬松有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對短債更加利好,對中長債利好較為有限。我們對當前債券市場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需調低預期回報盡管債券市場收益率水平相對年初已經有較大幅度的下行,支持收益率下行的因素沒有發生本質變化,降低實體融資成本仍是金融體系的重要任務。
對于權益市場,國泰基金認為,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顯示對于前期負面因素的計價已較為充分,市場調整空間有限。本次發布會直面市場關切的話題,政策表態積極且深入人心,盡管偏弱的經濟需求恢復仍需時日,但貨幣寬松與支持政策加碼將顯著改善投資者的風險預期,并推動指數企穩回升,后續重點關注存量政策落實效果,以及10月人大常委會增量財政政策加碼的可能。投資上一方面關注前期跌幅較大且受益政策預期改善的順周期消費、地產鏈;另一方面,貨幣寬松推動全社會無風險利率下降,經營穩健的高股息紅利類資產或再度迎來布局良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