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麥黃,又聞麥香。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時節,息縣東岳鎮烏廟村的春小麥進入麥收時間。
“該麥穗是2號抽樣地監測點13號地塊產的,請收納標注好。” 5月28日,在息縣東岳鎮烏廟村小麥示范田里,頭頂烈日的信陽市調查隊工作人員,一邊測量一邊記錄。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為全面掌握全鎮小麥產量水平,科學分析小麥生產總體形勢,取得夏糧生產的第一手數據,息縣東岳鎮積極組織開展夏糧測產工作。
據悉,5月28日上午,信陽市小麥整割整測試點活動在息縣東岳鎮烏廟村舉行。國家統計局信陽調查隊黨組書記、隊長馬家宏,信陽調查隊副隊長、二級調研員熊劍峰,信陽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蘇東等領導親臨現場,縣委副書記王文斌,縣政府副縣長劉創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王文斌對國家統計局信陽調查隊及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王文斌指出,近年來,息縣堅決扛起保障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實施多項策略,持續加大“三農”工作力度,統防統治小麥重大病蟲害,為小麥增產增收提供要素保障。此次小麥整割整測工作,旨在精確估算全縣小麥產量,為縣委縣政府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希望縣直有關部門和鄉鎮提高認識,緊密協作,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工作,確保整割整測工作取得實效。
馬家宏宣布2024年信陽市小麥整割整測現場觀摩活動正式開始,國家統計局信陽調查隊開始對示范田進行實收測產。示范田內收割機、運輸機等車輛輪番作業,到處是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
按照隨機原則,調查隊抽取了三個自然地塊,每個自然地塊選取3個小樣本,用10平方市尺的測規標記收割范圍。嚴格按照“測規內不少收一穗,測規外不多收一穗”的原則割取樣本糧,確保顆粒歸倉,做到了有效打點、正確取樣、準確記錄,確保了測產數據的客觀性、真實性。通過定點、丈量、收割、稱重等環節,最終計算出該樣本村的平均畝產為1200斤。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為了客觀評估今年小麥生產形勢和生產技術上存在的問題,國家統計局信陽調查隊全力以赴搞好小麥整割測產,通過該村的三個自然地塊測產情況,科學推算小麥的實際產量,為糧食安全打好堅實基礎。(郝昱瑋 李澤昌 呂伶儀 崔思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