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編語言編譯環境是
用匯編語言等非機器語言書寫好的符號程序稱為源程序,匯編語言編譯器的作用是將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目標程序是機器語言程序,當它被安置在內存的預定位置上后,就能被計算機的CPU處理和執行。[1]
匯編的調試環境總的來說比較少,也很少有非常好的編譯器。編譯器的選擇依賴于目標處理器的類型和具體的系統平臺。一般來說,功能良好的編譯器用起來應當非常方便,比如,應當可以自動整理格式、語法高亮顯示,集編譯、鏈接和調試為一體,方便實用。[1]
對于廣泛使用的個人計算機來說,可以自由選擇的匯編語言編譯器有MASM、NASM、TASM、GAS、FASM、RADASM等,但大都不具備調試功能。如果是為了學習匯編語言,輕松匯編因為擁有一個完善的集成環境,是一款非常適合初學者的匯編編譯器。
匯編語言發展前景是
編輯播報
隨著現代軟件系統越來越龐大復雜,大量經過了封裝的高級語言如C/C++,Pascal/Object Pascal也應運而生。這些新的語言使得程序員在開發過程中能夠更簡單,更有效率,使軟件開發人員得以應付快速的軟件開發的要求。而匯編語言由于其復雜性使得其適用領域逐步減小。但這并不意味著匯編已無用武之地。由于匯編更接近機器語言,能夠直接對硬件進行操作,生成的程序與其他的語言相比具有更高的運行速度,占用更小的內存,因此在一些對于時效性要求很高的程序、許多大型程序的核心模塊以及工業控制方面大量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