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是什么?
齲病是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作用所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表現為無機質的脫礦和有機質的分解,隨著病程的發展而有一色澤變化到形成實質性病損的演變過程。其特點是發病率高,分布廣。一般平均齲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見病,也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與癌腫和心血管疾病并列為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
蛀牙有哪些類型?
1.依據病變進展速度可分為:
(1)急性齲:多見于兒童或青年人,患者病情進展較快。
(2)慢性齲:蛀牙呈黑褐色,質地較干,患者病情進展緩慢。
(3)繼發齲:蛀牙治療后牙體組織破裂,未將病變組織清除干凈導致。
2.依據病變深度可分為:
(1)淺齲:指蛀牙病變的初級階段,病變只限于牙齒的表淺層。
(2)中齲:指蛀牙病變已到達牙本質淺層,遇冷熱酸甜刺激時出現敏感癥狀。
(3)深齲:指蛀牙病變已到達牙本質深層,有較深蟲洞,對外界刺激敏感強烈,無自發痛。
3.依據病變發生的組織和部位的分類
(1)釉質齲:指發生在牙釉質的齲,脫礦是釉質齲的主要病理表現,多見于兒童病發。
(2)牙本質齲:指病變發展到牙本質的齲,因沿著牙本質小管進展,故病變發展較快。
(3)牙骨質齲:指牙周病暴露的牙骨質表面,多見于中老年患者。
(4)根齲:指暴露在牙根表面的蛀牙,多見于中老年人,患者因患牙周病或牙周組織的生理性退縮導致牙根暴露。
(5)平滑面齲:指發生在頰舌平滑面的蛀牙,常見于唇頰面的牙頸部,是由于牙齒菌斑未及時清潔所致。
(6)鄰面齲:發生在牙的近遠中面的齲,由于兩牙相鄰的部位清潔不到位所致。
齲齒的危害是什么?
1、影響生長發育
齲齒發生以后,孩子經常會出現牙齒疼痛的癥狀,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牙齒的咀嚼功能降低,進而使食物不能很好的被胃腸所消化吸收,從而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這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產生很大影響的,家長們一定要特別注意。
2、造成面部發育不對稱
齲齒這種疾病發生以后,因為長時間的疼痛會,導致孩子造成偏側咀嚼的習慣,時間一長就會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這也是齲齒的一個常見危害,家長們對此一定要特別注意了,以免給孩子的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3、引起感染性疾病
患有齲齒的兒童,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治療,很容易引發牙齒根尖周圍感染,如果不及時進行控制會造成全身感染,這樣就會導致孩子身體的免疫力降低,還會引發往視力降低、關節炎、腎炎、心肌炎等疾病,對此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4、造成心理障礙
青少年在患上了齲齒之后,因為疼痛會導致發音不準確,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因此不愿意開口說話,這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家長們平時如果發現了孩子有這種癥狀后,一定要重視治療。
為什么會得蛀牙?
蛀牙的病因有細菌、食物、宿主和時間,此即蛀牙病因的四聯因素理論。最主要的原因與口腔細菌和飲食有關,口腔中的細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代謝產生酸,破壞牙齒的有機質。
1.細菌:主要有變異鏈球菌、乳酸桿菌和放線菌等。口腔中的主要致病菌為變形鏈球菌,變異鏈球菌和放線菌的產酸力都比較強,導致牙齒病變。而乳酸桿菌則會加速蛀牙的發展。
2.宿主:主要有牙齒和唾液兩方面因素。牙齒的形態結構、礦化程度和組織結構影響著蛀牙的發生。唾液是牙齒滋生細菌的環境,沒有做好口腔衛生,牙齒窩溝處的菌斑不易清潔因而更易患齲。
3.飲食:進食較多蔗糖等糖類食物易發生蛀牙,蔗糖在口腔中作為細菌的代謝物,利用糖類代謝產酸的功能。糖滯留于牙齒隱蔽部位,不易清除。從而導致蛀牙的發生。
4.時間:蛀牙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菌斑形成蛀牙全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蛀牙發病的每個過程均需要一定時間。
5.口腔衛生:口腔清潔不到位和長期進食甜食者,使牙齒周圍滋生多種菌落,因而更易患蛀牙。
哪些因素可能會誘發蛀牙?
1.清潔不到位:長期高糖飲食者和不注重口腔衛生者,如沒有刷牙習慣或堅持不好的人,容易患有蛀牙。
2.治療不及時:蛀牙出現早期癥狀時不及時檢查治療,如為牙釉質面上有褐色或黑褐色的斑塊以及牙根處酸痛受刺激敏感等,從而進一步增加患蛀牙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