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的早期癥狀是什么?
1.癥狀
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午后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
2.體征
肺部體征依病情輕重、病變范圍不同而有差異,早期、小范圍的結核不易查到陽性體征,病變范圍較廣者叩診呈濁音,語顫增強,肺泡呼吸音低和濕啰音。晚期結核形成纖維化,局部收縮使胸膜塌陷和縱隔移位。在結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積液時,胸壁飽滿,叩診濁實,語顫和呼吸音減低或消失。
結核病又稱為癆病嗎?
結核病又稱為癆病,世界有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意大利和埃及。我國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2100年前的女尸發現肺上部及左肺門有結核鈣化灶,說明生前是一個肺結核病患者,這是我國有證可查最早的肺結核患者。《金匱要略》論虛勞就有“馬刀夾癭者,皆為勞使然”的描述,即屬于現代所說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結核之類病癥,可見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已指出肺結核與周圍淋巴結核的關系,淋巴結結核是肺結核常見的合并癥。漢至唐代認為本病具有傳染性,隋唐肺癆流行猖獗。晉代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已初步認識到結核病是一種家族性傳播的慢性傳染病。元代葛可久所著第一部治療肺癆的專書《十藥神書》,記載十首治療虛勞吐血要方,為肺癆的系統化用藥奠定了基礎。明清時期醫家意識到肺癆的治療與患者的營養條件關系密切,故《痰火點雪》中詳述了各種適合肺癆患者食用藥膳食材,如獺肝、鰻鱺魚、鱉肉、豬肚、豬肝、羊肉等,也和我們當今提出“肺結核患者飲食要補充優質蛋白”思路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