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由農業農村部組織,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近日在海南省文昌市召開重大危害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鳳眼藍防控現場會,總結交流防控技術和工作經驗,組織集中滅除活動,部署推進外來入侵物種治理工作。
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有關負責人表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嚴格落實生物安全法、《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協同推進源頭預防、監測預警、治理修復等重點工作。要緊盯關鍵環節,在以下四方面加大防控治理力度:
——聚焦福壽螺、鳳眼藍、薇甘菊等嚴重危害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物種,組織實施系列滅除活動,因地制宜探索防治新模式新方法,推進有效阻截治理。
——加快實施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加強重點區域和重點物種監測預警,盡快掌握我國外來入侵物種發生狀況。
——加強部門聯合會商和協同聯動,織密聯防聯控網絡,強化外來物種引進、釋放、丟棄等關鍵環節執法監管,嚴厲打擊相關違法行為。
——引導公眾參與防控工作,解讀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普及外來入侵物種及其防控知識,加大典型案例宣傳力度,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防控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2021年農業農村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啟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截至目前,近八成涉農區縣完成面上調查;在重點監測中,完成率超過75%。
關鍵詞: 糧食安全 生物安全 外來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