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的方法有哪些?
1.根據設計圖紙放出道路的邊線及中心線的土基標高,釘立樣樁(直線上間距為20米,彎道上視實際情況適當加密)和控制邊線樁。
2.了解現場土質和地下水位。
3.在土基開工前,應采用措施,保證施工期間排水暢通。計劃沿道路外沿開設明溝,道路縱向每隔15米設一條30X4Ocm碎石盲溝,以利土基排水和確保上基質量。
4.面層施工及措施
(1)根據道路中心線和邊線,校核設計圖紙的混凝土分界線。
混凝土分塊線和距離窨井蓋框不應小于1米。若小于1米,應采取加固措施。
(2)混凝土分塊應先由交叉口開始,在曲線段和路口"八"字分塊時,應注意曲線的內側和外側混凝土分塊縱間長度不同,橫向分塊線必須與路中心線垂直。若出現銳角,應加設角偶鋼筋。
(3)所有中心樁和邊樁上均應劃出面層和基層的標高。
一旦決定對哪段道路要進行工程施工,首先要先設計出方案圖紙,然后按照設計好的圖紙選定邊線、中心線,并且打好地基,在土基開工的時候要注意施工時的排水要暢通,按照正確的流程來進行操作。
道路施工的流程有哪些?
1.基地檢測
路基應填灰土。灰土施工前應對基層進行自檢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灰土施工。按要求開挖新舊道路交接處臺階。臺階高0.8米,寬1米。臺階自下而上開挖,開挖標高與填方標高同步。
2.攤鋪整平
攤鋪邊線控制:為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邊線應比設計線每邊寬出30cm。
撒鋪石灰:采用人工配合機械均與撒布完成后,并測定石灰的含水量;通過素土和石灰的含水量來估計灰土的含水量是否滿足施工規范要求。如果不滿足要進行灑水和晾曬。
灰土拌合:采用路拌機進行拌合2遍,拌合深度大于松鋪厚度2cm,以保證上下層能更好的連接,拌和中人工進行檢驗保證拌合深度。拌合完以后進行灰劑量檢測,經監理工程師檢測合格后進行整平、碾壓。如不合格進行加灰處理直到合格。
整平:拌合完應立即采用平地機進行精平,填筑層頂面精平時不小于2%的橫坡。石灰土經等待、攤鋪、精平過程中會失去一定的水份,特別時在秋季和高溫季節更容易失去水份。碾壓時不易壓實的,甚至出現細裂縫,說明含水量偏低,此時要用噴霧器灑水車進行灑水,以便于壓實,在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測填料的含水量,以作相應的灑水、晾嗮、確保壓實質量。
3.碾壓,攤鋪整平后,松鋪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即開始碾壓。本試驗段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壓實順序按由邊到中,先靜壓后弱震、再強震的操作程序進行碾壓,記錄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碾壓時,縱向進退式碾壓,行與行輪跡重疊0.2-0.3m,橫向同層接頭處重疊0.4-0.5m,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不小于2.0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0m,以保證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
4.壓實檢測,碾壓完成以后進行壓實度檢測,檢測頻率為每200米壓實層檢測4個點,如未達到壓實度則繼續強振碾壓一遍后繼續檢測,直到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后,經監理工程師檢測合格后,最后靜壓一遍進行下道施工。
5.養護,檢測合格后的路基應立即上土進行養生,如長期暴露應進行灑水養生,養生期不少于7d,養生期間封閉道路嚴禁道路通行。
一般進行道路施工前,需要先進行基地的檢測,基地檢測合格之后進行攤鋪整平,然后再進行碾壓、壓實、養護等,所有的步驟流程都完成之后,才能正式開始通行,這些都是道路施工時候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