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帶來的嚴峻挑戰,2022年上半年,我國服務外包仍然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9875億元,執行額64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3%和14.3%。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5473億元,執行額36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0.0%。
對此,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表示,2022年上半年,服務外包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承接服務外包業務的執行額和合同額、承接離岸服務外包的執行額和合同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業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拉動居民就業、穩定服務出口的重要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在整體保持增長態勢的同時,我國服務外包的業務結構更加優化,向產業鏈高端延伸的趨勢更加明顯。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企業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執行額分別為1553億元、642億元和14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17.8%和15.2%。其中,檢驗檢測服務、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互聯網營銷推廣服務、金融后臺服務等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長85.6%、85.3%、61.7%和37.1%。
“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國檢驗檢測服務、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互聯網營銷推廣服務等服務外包細分產業領域增速較快,實現跨越式增長。”鄭偉進一步分析到。
具體而言,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屬于ITO業務范疇,主要包括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數字化戰略咨詢、工業互聯網服務、流程和商業模式數字化改造服務等業務模式。
鄭偉認為,“我國新興數字化服務外包發展起步較早,加之國家高度重視,準確抓住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對提升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整體競爭力水平、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外包業務得以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檢驗檢測服務屬于KPO業務范疇,主要包括第三方醫學、食品、消費用品、工業產品等。近年來,我國檢驗檢測產業發展較好,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鄭偉向記者舉例說,以醫學檢驗檢測為例,隨著全球醫藥研發產業重心向亞洲區域轉移,我國CRO、CDMO產業迅速發展壯大,業務模式也不斷升級,目前已形成研發、測試、臨床、商業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已涌現出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等一批國際知名的龍頭企業。“相信隨著檢驗檢測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我國企業可更深度嵌入全球相關供應鏈體系,助力我國服務外包高質量發展。”
互聯網營銷推廣服務屬于BPO業務范疇,主要包括互聯網營銷方案設計、傳播內容策劃及效果監測、互聯網媒體、電子商務代運營服務等。
在鄭偉看來,我國互聯網營銷推廣服務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數字化、網絡化的加速普及。當前,我國網民數量已超過10億人,互聯網普及率超過70%,互聯網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互聯網產業的加速發展,作為該產業鏈重要組成部分的互聯網營銷服務也得到快速壯大,并進行領域細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企業正在崛起。加之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我國服務外包企業在該領域承接離岸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也就順理成章了。”
從國際市場看,上半年,我國承接中國香港、美國、歐盟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分別為755億元、709億元和4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4%、3.6%和17.4%,合計占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53.8%。我國承接RCEP成員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877億元,同比增長8.9%,占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24.3%。
此外,上半年,服務外包在吸納就業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為我國穩就業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6月底,我國服務外包累計吸納從業人員1440萬人,同比增長7.9%,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927萬人,占64.4%。上半年,服務外包新增從業人員45萬人,同比增長1.1%,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29萬人,占65.5%。(本報記者 孟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