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統計局5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英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達到9%,比3月份的7%再現大幅提升,已達1982年以來最快的增長速度。
英吉利海峽對面的歐元區,高通脹同樣令歐洲央行“壓力山大”。歐盟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4月份調和CPI同比增長7.5%,創自1997年有統計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由于近兩年歐美推行極度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今年俄烏沖突推升歐洲能源價格和國際小麥價格站上歷史新高,疊加全球供應鏈不暢,歐洲多國通脹率不停上漲,歐洲民眾也對高企的物價十分不滿。
麥肯錫咨詢公司一項民調顯示,幾乎在各個生活領域都飛漲的物價已經超越俄烏沖突和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德國人目前最擔憂的問題。生活成本飆升使得無論是高收入者還是低收入者,都被迫削減消費支出。而且,歐盟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認為,今明兩年物價還將繼續上漲。
面對創紀錄的通脹和民眾的不滿,歐洲央行管委會成員、荷蘭央行行長諾特5月17日表示,支持7月將利率上調25個基點,如果通脹數據繼續惡化,歐洲央行可能會有更激進的舉措,不排除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歐盟與俄羅斯在能源供應問題上陷入僵局后,歐元區通脹有進一步加速的風險。同在5月17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再次重申,要不惜一切代價抗擊通脹。
歐美央行抗擊通脹的表態如此一致,令市場預期歐洲央行7月份加息的概率大增,且立即對此作出反應。5月18日,歐洲債券下跌,收益率暴漲。其中,德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2011年12月以來的最高點0.423%,后回落至0.394%。5月17日,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10個基點至1.04%,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12BP至2.96%。
短期和長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意味著市場資金價格全面上漲,資金使用成本增加,對風險資產價格起到立竿見影的抑制作用,加之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5月18日歐洲三大主要股市全線下跌,英國倫敦股市跌幅為1.07%,法國巴黎股市跌幅為1.20%,德國法蘭克福股市跌幅為1.26%,其中消費類個股更是“先跌為敬”。
雖然近期歐洲經濟在相當程度上受益于疫情管控措施的逐步放松,但目前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情緒已有所轉變,消費者的消費意愿亦普遍傾向于保守。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 5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歐洲新車注冊量約為83.04萬輛,同比下跌20%,是今年最大跌幅。同時,歐洲汽車行業仍深陷供應鏈危機,以及創紀錄的通脹或使消費者望而卻步,導致歐洲汽車銷量連續第10個月下滑。汽車消費往往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先行指標,當汽車銷量大幅下降時,經濟發展低迷的風險大幅增加。
歐盟委員會5月16日發布的2022年春季經濟展望報告稱,歐盟和歐元區的實際GDP增速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為2.7%和2.3%,分別低于2月展望報告中的4.0%和2.8%。同時,歐委會也大幅調高2022年全年通脹率預測,預計將從2021年的2.9%上升至2022年的6.8%。(本報記者 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