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升級協定生效,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新經貿關系復蘇發展創造了新的保障。按照新方統計,兩國間的雙邊貿易額從自貿協定生效以來已經增加了3倍,從90億美元增加至320億美元。作為新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有著獨特的文化和語言,毛利戰舞名揚天下。毛利人在新西蘭的經濟社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是新西蘭對外商簽各類經貿協定時的重點關注利益群體。新西蘭希望通過中新自貿協定的升級,為毛利群體提供更大的發展利益。
毛利經濟的規模約為500億美元,占新西蘭全國GDP的約20%。基于要素資源和經濟體參與方相互協調等因素的基礎條件,新西蘭的毛利經濟主要集中于四個部門:農林漁業、旅游、房地產與基礎設施、技術創新。中國在升級協定中承諾從新西蘭進口的12個稅目木材和紙制品在10年內逐步取消關稅,涉及木纖維板、餐巾紙、書寫紙、膠粘紙、紙板和紙質標簽等,從事林業、漁業、食品和飲料行業的毛利企業能夠從中新協定新的關稅承諾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利益。除了更低的關稅,中新自貿協定中貿易便利化措施納入了新的原產地自我聲明承諾,有望顯著降低企業享受優惠關稅所需的證明程序的時間成本,而關于簡化海鮮等易腐貨物的清關流程則會促進相關貿易的發展。
在新西蘭,毛利人擁有50%的捕魚配額和約30%的人工林,控制著約30%的羊肉產量、10%的牛奶產量、10%的獼猴桃和30%的牛肉產量。這些商品在中新貿易中不僅占比不小,而且具有典型的新西蘭特點。升級的中新自貿協定可能為2024年新西蘭輸華奶粉關稅的取消創造條件,使得新西蘭在中國嬰幼兒奶粉進口中的市場份額從不足四分之一進一步提高。與新西蘭的整體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毛利經濟的增速更快,除了資源行業以外,毛利企業有望在食品加工、旅游設施、基礎設施以及技術和創新等領域加強投資。
新西蘭認為,中新升級版自貿協定能夠更好地保護毛利群體的利益。雙方在協定中規定,新西蘭政府可以因合法的公共政策目的進行監管,將《懷唐伊條約》列入例外,以便于新西蘭政府采取必要措施履行對毛利人的義務。在升級協定中對環境問題做了更多的關注,納入了新的環境和貿易章節。事實上,在談判過程中毛利團體就參與其中,通過對話方式反映了毛利人社區對協定中環境問題的期待,而升級協定反映了對其期待的回應。另一個領域是對傳統知識的保護。中新升級協定沒有改變兩國根據國際義務制訂措施,以保護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的權利,協定中包含保障措施的內容,確保協定不會對締約方的文化價值產生不利的影響,其中就包括毛利人利益的保護。
伴隨中國與新西蘭經貿合作規模的擴大和領域的不斷拓展,中國企業與毛利企業打交道的情況可能更為普遍。在發展與新西蘭的經貿合作中,中國企業需要關注、了解和發展與毛利企業的聯系。毛利人在新西蘭經濟、社會和文化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是其供應鏈中的重要參與方。毛利文化在新西蘭具有鮮明的特點,也是新西蘭堅持和保護的重點。正因如此,盡管新西蘭對外簽署了不少自由貿易協定,但幾乎所有的協定中都有涉及對毛利社區或群體的特殊條款。作為開展經貿合作的基礎,保障毛利企業的法律權利和地位值得關注。中國企業需要充分考慮毛利企業的合作訴求,注重在發展經貿活動時資源要素的穩定和可持續。不過,毛利企業也并非排斥現代科技與金融,不少企業通過獲得ISO認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也與國際市場接軌。中新自貿升級協定中就電子商務領域的合作升級,為更為有效地發現市場需求,建立穩定的供需關系提供了更多可能,為廣泛分布但相對細分市場需求的滿足創造了條件。中國企業要開展與毛利企業的合作,關鍵在于能夠實現換位思考,增加相互理解基礎上的相互信任。從發展重點來看,新西蘭的毛利企業也將通過技術研發和創新,把提升產品附加值作為其發展重點,而中國企業則在市場渠道、對消費者需求的了解和生產加工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雙方基于產業鏈上下游的互利合作有望實現共贏。
作為新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在土地的持有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成為毛利社區和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礎。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在發揮自身優勢、支持新西蘭基礎設施升級發展上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不僅廣泛涉及交通和城市建設的領域,還可以在包括新能源、新一代通訊技術和氣候變化應對等領域有很多合作的可能。面對疫情和全球供應鏈緊張造成的多重沖擊,中新基礎設施合作的加強對雙方都有益。與毛利社區合作的參與主體并不只有企業,一直以來對外來人員提供工作機會并滿足本國的市場需求都是新西蘭的基本政策。中新自貿協定將中國35歲以下的青年人納入了新西蘭的假期工作計劃,而中新自貿升級協定則通過配額的增加為包括漢語教師和中文導游等特色工種入境新西蘭并提供短期服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新西蘭的眾多旅游景點及其增值旅游項目都與毛利社區有著密切的關系,不論以企業還是個人方式開展與毛利社區或企業的合作,都需要有更多的相互了解,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