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目前海運“一艙難求”“一箱難求”的情況,深圳交通部門積極協調班輪企業保障外貿艙位,采取要求集裝箱班輪企業為深圳港預留艙位、增開外貿加班船等措施,盡可能為貨主提供出貨保障。
3月21日,“地中海獵戶座”和“現代曼谷號”兩艘國際船舶靠泊大鏟灣碼頭,將9264個進境空箱一次性全部卸至該碼頭剛剛投入使用的外貿新堆場。該新增堆場近日剛剛建成投入使用,為整個港區增加約2萬標箱的堆存量。
大鏟灣碼頭外事部經理溫仕昆表示:“本次新堆場的快速投入使用,不但穩住了新增航線和一大批國內客戶,也為大鏟灣碼頭更好地應對出口業務持續增長的需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3月22日,在鹽田港碼頭作業現場,拖車快速有序通過閘口,堆場高效作業,數以萬計的集裝箱正在緊張有序地裝載上船發往全球各地。
據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疫情原因,歐美國家的港口、物流效率嚴重下降,航運要素周轉期大幅加長,導致海運運力緊缺,造成了國際海運市場供需失衡。目前,鹽田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盡最大可能緩解運力緊缺對深圳外貿的影響。
據了解,包括大鏟灣、鹽田港在內的深圳各港區為保障港口正常有序高效作業,進一步充實港口作業人員隊伍,嚴格落實港口疫情防控措施,作業人員要求“兩點一線”管理,每日上報作業情況和作業人員的核酸檢測情況,確保港口作業人員安全、港區作業正常有序。同時,深圳交通部門還積極協調省內其他地市交通部門,將集裝箱拖車企業列入城市基本運行保障行業,給予開放通行。
作為全球第四大集裝箱樞紐港,深圳港國際班輪航線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港口。3月,深圳港平均每日靠泊船舶132艘,集裝箱吞吐量平均每日6.4萬標箱,出入港拖車平均每日2萬余輛,港口整體運行平穩有序。(劉澤瑋本報記者趙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