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3月21日大幅上漲,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7.42美元,收于每桶112.12美元,漲幅為7.09%;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7.69美元,收于每桶115.62美元,漲幅為7.12%。隨著俄烏沖突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風險不斷演化,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波動,一度沖上139美元/桶的高位,目前雖有所回落,但仍在11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徘徊。
國際油價大漲對能源進口依賴度高達88%的日本經濟而言,有很大的不利影響。日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開表示,油價上漲已開始影響日本經濟。
首先,由于國際油價大幅攀升,日本物價承受嚴重壓力。日本央行表示,由于俄烏沖突,原油等資源價格暴漲,今年以來日本物價已明顯上漲,預計4月之后日本各行業價格上漲幅度將進一步顯著增加。最令人關注的是日本汽油價格連續九周上漲,價格上升到174.60日元/升左右,達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值。另外日本糧食價格也在不斷上漲,由于小麥粉和牛肉漲價,日本麥當勞宣布3月下旬起迎來一波漲價潮,包含漢堡、麥樂雞等兩成商品,漲幅竟達到20%。有關日常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務產品也在漲價,日本電力、燃氣和自來水上漲27.5%。
油價大漲也影響了日本外貿平衡。日本財務省公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日本2月份貿易逆差達到6683億日元,連續7個月出現逆差。日本財務省表示,當月貿易逆差超出預期,主要是因為能源驅動的進口成本激增,同時日本2月份的總體出口增長也略低于預期。
其次,日本附近地殼也不穩定,日本福島縣近海3月16日晚發生的7.3級地震導致包括東京電力公司位于該縣的“廣野火力發電廠”6號機組在內的多個發電站處于停運狀態,至今無法恢復供電。這致使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在3月22日表示,東京電力公司轄區內的電力供應極其艱難,目前氣溫下降,在供電艱難時期,呼吁社會“降低暖氣的設定溫度等,最大限度節能”。3月21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提醒民眾,由于在地震中受損停運的發電廠恢復發電尚需時日,短期內電力供應緊張問題仍將持續。而且,本州島東海岸地區密布科技公司,堪稱日本半導體產業重地,包括瑞薩電子、索尼、信越化學、SUMCO、東芝、鎧俠等都在此設有生產基地。目前,瑞薩、環球晶、鎧俠、村田等公司均有廠房因地震停工,正評估供應鏈受影響程度。地震帶來的半導體減產無疑讓日本出口“雪上加霜”。
還有,日本央行日前認為,由于日本國內被奧密克戎感染病例激增,消費回升勢頭已“暫停”。2月上旬,日本迎來新一波感染高潮,當時日增確診病例數達到創紀錄的10萬例。進入3月份以來,日本疫情逐漸得到緩和,但目前日增確診病例數仍處于高位。日本官方數據顯示,3月20日,日本新增感染病例數達39659例,新增死亡病例66例。日本央行警告,當前日本個人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的回升已經暫停。并且,日本年輕一代的消費觀也在發生轉變,從30年前經濟鼎盛時代的“買遍全世界”到如今學會“斷舍離”,對日本消費有抑制作用。同時,企業投資也在下降,供應中斷和抗疫限制舉措抑制了消費和生產。
面對物價的全面上漲,日本不少民眾希望增加收入,日本各工會也要求公司加薪。但面對經濟前景低迷,很多企業很難提高工資,有企業主表示,“當前的通貨膨脹將使企業的利潤下降,從而更難提高工資”。正如日本央行即使面對美聯儲開始加息周期、緊縮量寬政策情況而無力提高央行利率一樣,日本經濟結構和發展現狀決定日本只能繼續采取寬松措施。日本央行3月18日稱維持其大規模的刺激措施不變,繼續將短期利率維持在負0.1%的水平,并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使長期利率維持在零左右,并警告俄烏沖突給脆弱的日本經濟復蘇帶來風險。
國際市場對日本經濟前景的擔憂和日本央行仍堅持寬松政策的預期,使得3月22日日元兌美元降至六年低點、跌到120,以及歐元、英鎊、澳元和加元都在對日元迅速升值。歷史上幾次日元匯率從100貶到120之后,都是不尋常的年份,如2001年、2008年、2018年。日元疲軟將使日本出口商和專注全球業務的企業受益,但對消費者和小企業來說,這將加劇他們因進口物價繼續上漲而陷入的困境,降低國內消費欲望;日元疲軟同時使得日本進口包括國際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時花費更多資金,進一步刺激外貿逆差的增加。
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預計,本季度日本經濟將再次萎縮。(本報記者 路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