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構成巨大挑戰,而對非洲這個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的打擊尤甚。非洲大陸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990億美元,面臨25年來首次經濟衰退。由于經濟發展勢頭被疫情阻斷,非洲極有可能成為最晚從疫情中實現經濟恢復的大陸。在后疫情時代,非洲若想快速恢復經濟發展就必須找到新的引擎。而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對于全球經濟的發展與結構重塑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非洲來說,抓住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就有望實現經濟的轉型發展。為此,中非合作將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中國將逐漸成為推動非洲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這也將是未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聚焦的重點議題,而加強中非數字合作,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切入。
一是強化中非合作與戰略溝通。中非合作論壇進入新的20年,中非雙方應抓住機遇,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提升數字經濟規模水平,推動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全面發展。中非雙方政府可在中非合作論壇的戰略框架下形成頂層設計,布局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如舉辦中非數字經濟高峰論壇,與非洲企業、科研機構中的高端人才進行交流,就雙方關心的領域進行政策協調,為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出謀劃策。同時,中非數字合作的主體也不應拘囿于政府,應推動中非雙方的企業、科研機構以及社會組織抓住非洲數字化機遇,積極參與非洲數字項目,促進中非項目對接,共享數字紅利。
二是完善并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對于數字經濟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非洲大部分國家的數字基礎設施比較落后,整體發展水平不高。未來中國政府應加大對非洲數字基礎設施的援助力度,通過擴大混合發展籌資和三方發展籌資的方式共同支持非洲建設光纖、基站以及跨區域通信網絡等大型基礎設施。與此同時,許多中國企業對于非洲數字經濟領域抱有很大興趣,中國可以通過技術援助的形式支持中國企業廣泛參與針對非洲國家在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通信等領域的技術合作,幫助非洲解決數字經濟發展碎片化嚴重的技術問題,彌補中非數字經濟發展鴻溝,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
三是加強人才培養與教育合作。與傳統經濟相比,數字經濟的技術含量更高,對相關從業人員的要求也更高,而高新技術人才的支持是中非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為此,中國應幫助非洲國家建立并完善數字經濟相關學科建設,打造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機制,共同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同時,可借助中非已經建立的人文交流渠道,如外交部與教育部創立的“來華留學卓越獎學金項目”,選派非洲優秀青年赴中國學習數字經濟相關知識,參與科研機構、高校和各大企業以及社會組織舉辦的培訓交流活動,提升非洲人民的數字技能。此外,鑒于當前嚴峻的疫情形勢,可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培養一批非洲國家急需的高新尖技術人才。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更加凸顯了數字經濟的重要性。發展數字經濟對于促進非洲減貧、實現經濟發展轉型,甚至參與全球化都有著重要意義,并成為當代信息社會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新路徑。展望未來,相信隨著非洲經濟發展潛力進一步地釋放,中非數字經濟合作也將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將大有可為。(宋微 蘇天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