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科學預防乳腺癌 這些事你要知道→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近年來,全球乳腺癌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被稱為“粉紅殺手”的乳腺癌,位列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乳腺癌全球發病率高居癌癥第二位
今年49歲的(de)吳女士(shi)在上海從事醫療衛生領域相(xiang)關工(gong)作(zuo),一次(ci)偶然間發(fa)現自(zi)己(ji)胸部(bu)有個腫(zhong)塊(kuai)。吳女士(shi)感覺自(zi)己(ji)摸到的(de)腫(zhong)塊(kuai)光滑、活動(dong)度大,且身體(ti)沒有不適癥狀,這個腫(zhong)塊(kuai)的(de)就診篩查,一拖再拖。
患者 吳女士:常(chang)識告訴我(wo)這樣一個光滑的(de)(de)、活動度很(hen)大(da)的(de)(de)東西,它(ta)可能是(shi)一個良性(xing)的(de)(de)。一點感覺都(dou)沒有(you)(you),如果不是(shi)在洗澡(zao)的(de)(de)時候(hou)摸到,完全沒有(you)(you)感覺到這里長了(le)一個東西。我(wo)們覺得(de)腫(zhong)瘤可能會有(you)(you)疼痛或者低(di)熱,這些都(dou)沒有(you)(you),完全像(xiang)一個正(zheng)常(chang)人一樣,所以它(ta)是(shi)很(hen)容易被忽略的(de)(de)。
幾個月(yue)后,吳女(nv)士在醫院的檢查結果卻(que)大大出乎意料,她摸到的胸(xiong)部腫(zhong)塊,被確(que)診為三陰性乳腺癌,且(qie)腫(zhong)塊已向(xiang)腋下淋巴(ba)結轉移,最大的達到1.5厘米。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大外科主任 邵志敏:三(san)陰性乳(ru)腺癌,它ERP沒(mei)有靶點(dian),都(dou)是陰性的(de)(de)話,我們(men)(men)稱之為三(san)陰性。而(er)它的(de)(de)臨床(chuang)特點(dian)就(jiu)是有相(xiang)當一(yi)部分(fen)(fen)的(de)(de)患者在早期會產(chan)生復(fu)發,轉移(yi)。一(yi)旦轉移(yi),很少(shao)活過兩(liang)三(san)年。所(suo)以在臨床(chuang)上(shang),我們(men)(men)把這部分(fen)(fen)病(bing)人稱之為最毒乳(ru)腺癌,治療非常(chang)棘(ji)手。
吳女士手術后經過放化療治療,目(mu)前精神(shen)狀態良好,還成(cheng)為醫院乳(ru)腺(xian)外科的志愿(yuan)者,向前來就診的患者宣傳(chuan)乳(ru)腺(xian)癌防(fang)治知識。
記者在北京、上海、重(zhong)慶等多(duo)個地方采(cai)訪了解到,近年來乳腺(xian)癌的發病率一直高位運行,成為威(wei)脅女性身(shen)體健康的第一大殺手。
國家癌癥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王靖:今年世界(jie)癌(ai)癥國(guo)際研究中心公(gong)布的全球乳(ru)腺(xian)癌(ai)的發病數據是(shi)230萬,中國(guo)是(shi)35.7萬,乳(ru)腺(xian)癌(ai)在所有腫瘤(liu)的發病率在全世界(jie)排名第二。
采(cai)訪中,專家告訴記者,乳(ru)腺(xian)癌是(shi)(shi)乳(ru)腺(xian)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yong)下,發生增(zeng)殖失控現象。最容易令人麻(ma)痹大意的是(shi)(shi),乳(ru)腺(xian)癌導致的腫(zhong)塊不痛不癢,在最早期階段(duan)一(yi)般無法觸及,往往需(xu)要B超鉬靶等影像檢查(cha)才能觸診發現,需(xu)要警(jing)惕。
國家癌癥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王靖:無痛性的包塊,還有乳頭溢液,甚至有些偏晚的乳腺癌患者,可能有橘皮樣改變。早期乳腺癌都是體檢,經過B超、鉬靶等監測出來,這時候可能是無癥狀,可能都摸不到。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
除了要關注自己的(de)(de)乳(ru)腺(xian)腫(zhong)塊以(yi)外,作(zuo)為全球腫(zhong)瘤發病(bing)率第二的(de)(de)乳(ru)腺(xian)癌,哪(na)些(xie)女性(xing)是高危人(ren)群呢?
記(ji)者(zhe)在(zai)采訪中(zhong)注(zhu)意到,乳(ru)腺癌的(de)發病年齡段相對集中(zhong)在(zai)30歲以后。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癌預防治療中心副主任 范照青:中國(guo)的乳腺癌患(huan)者從30歲(sui)(sui)往(wang)后,發病(bing)率陡然升(sheng)高。45到49歲(sui)(sui)有一(yi)個(ge)(ge)小高峰,在60到64歲(sui)(sui)這個(ge)(ge)年(nian)齡段,發病(bing)率是(shi)最高的,有一(yi)個(ge)(ge)大的高峰。
除(chu)了年齡段相對集中以(yi)外,專家還告訴記者,乳腺是多種內分泌(mi)激(ji)素(su)的(de)靶器官。女性(xing)的(de)激(ji)素(su)水平,遺傳基因、家族(zu)史等(deng)因素(su)和乳腺癌發(fa)病密切相關。
國家癌癥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王靖:帶(dai)有遺傳基因的(de),還有一種就是家族史的(de),再就是與激(ji)(ji)素相關的(de)。月經(jing)初潮早,絕經(jing)晚的(de),長期受激(ji)(ji)素刺激(ji)(ji)的(de),包括好多未(wei)婚未(wei)育的(de)都是高危因素。
身體(ti)內(nei)部(bu)高危因素,女性如果日(ri)常工(gong)作生活中的(de)壓力(li)過(guo)大,也可能誘發乳(ru)腺癌(ai)。此外,女性日(ri)常飲(yin)食中切忌(ji)隨意補充雌(ci)激素食物和保健品(pin),絕經期女性建議清淡飲(yin)食為主,避(bi)免過(guo)度肥胖(pang)誘發乳(ru)腺癌(ai)。
國家癌癥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王靖:我(wo)們不建議補充雌激素,但(dan)是有些快(kuai)絕經的(de)(de)女(nv)性(xing),有更(geng)年期的(de)(de)癥(zheng)狀,我(wo)們還是建議在(zai)醫生的(de)(de)指導下不要亂補。絕經后的(de)(de)女(nv)性(xing)雌激素來(lai)源于脂肪轉(zhuan)化,過度(du)肥胖,就轉(zhuan)化了更(geng)多(duo)的(de)(de)雌激素,也會(hui)誘(you)發乳(ru)腺癌。
乳腺癌發病率雖(sui)然偏高,但早(zao)(zao)期發現(xian)(xian)對于(yu)提高治(zhi)愈(yu)率有決定性作用。目(mu)前乳腺癌的治(zhi)療(liao)手段豐富,關鍵在于(yu)“早(zao)(zao)發現(xian)(xian)、早(zao)(zao)診斷,早(zao)(zao)治(zhi)療(liao)”。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大外科主任 邵志敏:我們建議所有40歲以上的(de)婦女每年都去做一次篩查。做B超(chao),拍(pai)鉬靶片。我們所有的(de)資(zi)料都顯示,如果你采取(qu)這(zhe)樣一個(ge)措施(shi)的(de)話(hua),從篩查當中發現的(de)乳(ru)腺癌(ai)和不(bu)從篩查當中發現的(de)乳(ru)腺癌(ai),死亡率要下降30%。
(總臺(tai)央視(shi)記者 張蕓 王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