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水平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小康水平標準是什么?
小康水平表示的在生活滿足溫飽的情況下,生活質量進一步的提高,達到豐衣足食的程度,這里面不僅僅包含有物質生活,也包含有精神生活的充實;也就是說公民的個人消費水平提高的同時,與之相關的福利以及勞動環境也得到改善。國內外對于小康水平標準主要有兩個:一是消費結構的參照系數,具體表示的是購買食物的支出在消費支出中的占比降到50%以下,也就是常說的恩格爾系數;一個是人均GDP的數值。
我國關于小康標準在1991年的時候國家統計、財政、衛生以及教育等12個部門制定了16個基本檢測值。具體為:
1、人均GDP在2500(根據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相當于900美元);
2、城鎮人均支配收入為2400元;
3、農民純收入人均為1200元;
4、城鎮人口人均居住面積為12平方米;
5、農村鋼木結構人均居住面積為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質75克攝入量;
7、城市人均公路面積8平方米;
8、農村通公路的村占比達到85%;
9、恩格爾系數達到50%;
10、成人的識字率為85%;
11、人均壽命達到70歲;
12、嬰兒死亡率降低到千分之31;
13、教育娛樂支出占比達到11%;
14、電視機全面普及;
15、森林覆蓋率達到15%;
16、農村初級衛生保障縣級比重要到達100%。
根據上述詳細制定的十六個標準,我們現在有已經實現了全國進入了小康水平,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是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樣也設置一些標準,包含有以下10各方面。
1、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這是最根本的標準;
2、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達到1.8萬元;
3、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8000元;
4、恩格爾系數降到40%;
5、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0平方米;
6、城鎮化上漲到50%;
7、計算機普及率達到20%;
8、大學入學率達到20%;
9、每千人能夠擁有2.8個醫生;
10、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能夠覆蓋95%以上。
關鍵詞: 小康水平 小康水平需要滿足什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