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建議買儲蓄國債?
儲蓄國債是政府(財政部)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以吸收個人儲蓄資金為目的,滿足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的不可流通記名國債品種,其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但是,不建議投資者買儲蓄國債,其主要原因如下:
1、靈活性、流動性較差
儲蓄國債分為短期國債、中期國債、長期國債這三大類,在沒有到期之前,投資者提前支取,會損失一部分利息收益,其靈活性較差,比如,投資者提前支取儲蓄國債,根據相關規定,持有電子式國債不到6個月,是不算利息的;持有電子式國債滿半年及其以上且不滿2年的,扣取6個月的利息;持有電子式國債滿2年及其以上且不滿3年的,扣取3個月的利息;持有電子式國債滿3年及其以上且不滿5年的,扣取2個月的利息。
比如,投資者在某銀行購買5年期儲蓄國債10萬元,其票面利率為3.12%,則投資者持有到期,其利息=100000×3.12%×5=15600元,如果投資者持有5個月,提前支取,則將沒有利息收益,還按照1‰來收取手續費用,其手續費用=100000×1‰=100元。
2、收益與同期理財產品相比要低
儲蓄國債與銀行的活期存款相比較,其利率要高一些,但是與同類理財產品相比要低,對于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來說,不如直接購買同期理財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儲蓄國債分為憑證式和電子式這兩大類,其中購買方式有所不同,購買憑證式國債,用戶在國債發行時,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去銀行網點購買即可;購買電子式國債,用戶在國債發行時,用戶可以登錄手機網銀,在儲蓄國債欄目里購買即可。
若是購買“憑證式國債”,單筆金額最高不得超過30萬元,但可以分筆購買,若購買電子式國債,那賬戶當期最高購買金額一般是500萬。
儲蓄國債幾點開始銷售?
國債儲蓄一般會在發行時間的8:30正式開售,不過由于銀行是9:00才開始營業,所以如果是在銀行柜臺買的話,要9:00之后才可以購買國債儲蓄。
目前,國債儲蓄的發行時間一般是每年的3月10號、4月10號、5月10號、6月10號、7月10號、8月10號、9月10號和10月10號。
其中,3月10號、5月10號和9月10號一般發行的是憑證式,4月10號、6月10號、7月10號、8月10號、10月10號一般發行的是電子式。
而需要注意的是,憑證式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電子式是每年付息一次。因此,如果想要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那么需要根據上述時間到銀行購買憑證式,如果想要每年付息一次,那么也需要根據上述時間到銀行購買電子式。
關鍵詞: 不建議買儲蓄國債 儲蓄國債幾點開始銷售 銀行柜臺 同期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