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需要注意什么?
1、飲食要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角度來看,春季的重點是保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相對比例,防止暴飲暴食,避免肝臟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2、春季飲食
春天是細菌和病毒滋生的季節,肝臟具有解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于人的肝臟和血液上升,它也可能導致復發。如果春火升起,弱肺陰將變得更空虛,結核病將發生。中醫認為,春天人體最主要是肝臟,如果春季健康不好,很容易傷到肝臟。為了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并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理中,注意保護肝臟。
3、飲食要陽
陽指的是人體的陽氣,在保護人體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可以使人體健康,保護自然界六肢的氣體。在飲食方面,要遵循“黃帝內經”提出的“春夏補助”原則,建議多吃些溫熱補充陽氣的食物,以豐富身體的陽氣,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抵御風的攻擊。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還主張“洋蔥、大蒜、枸杞、艾蒿、芥菜等嫩菜拌食。”
4、多吃甜,少吃酸
春天來臨時,人們必須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食,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補脾胃。在我國的醫學中,脾胃是后天性的基礎,它是人體血液的來源,脾胃氣盛,人們可以延年益壽。但春季是肝氣,據中醫五行學說,肝為木,脾為土,木土為克,即肝可傷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春季養生應該多吃哪些食物?
1、桂圓
桂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等營養素,桂圓性溫味甘,益心脾,有開胃,養血益脾,補心安神的功效,對于心脾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驚悸、健忘等癥有很好的療效;每天吃四個桂圓,不但開胃安神,對于春困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2、香蕉
缺鉀會使人疲倦無力,因此在春季應注意補充含鉀量較高的食物,如香蕉。香蕉被稱為“高能量的食品”,含有極易為人體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同時還富含鉀。鉀在人體內能夠幫助維持肌肉和神經的正常功能,吃幾根香蕉則可補充鉀的不足還能解除疲勞。此外,如黃豆、莧菜和柑橘等也是富含鉀的食物。
3、海帶
人體缺鋅會影響認知和注意力的集中,而海產品如紫菜、海帶中蘊含豐富的鋅,每周可吃1~2次。同時,紫菜、海帶等堿性食物還能中和體內酸性產物,協助人體加快處理體內積存的代謝產物,減輕疲倦。
4、豆制品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春困與人體蛋白質缺少、機體處于偏酸環境和維生素攝入不足有關。“春困”時的飲食調理應注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同時也可以滿足身體需要的營養,如豆制品。此外,牛雞魚肉蛋、牛奶、花生等都算富含蛋白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