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交易法則是什么意思?
海龜交易法則,是由美國投機家理查德·丹尼斯發明,以跟隨市場趨勢為核心的一種投資策略。丹尼斯認為,交易員并非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培養的。1983年,他在1000個報名者中甄選了13個“海龜”,并用2周的時間教授他們交易理念和法則,在隨后的四年中,海龜們憑借這些交易法則取得了年均80%的收益。這在當時取得了極大的反響,也證明了:成功的交易者是可以通過訓練和學習獲得的。
海龜交易法的核心是什么?
1.市場—買賣什么
選市場:海龜交易法則采用了一種市場過濾法,叫做趨勢市場過濾器,只有某個市場50天內的平均波幅超過了300天的平均值時,即波動出現趨勢,才能考慮在這個市場做長期交易;而對于50天內的平均波幅低于300天均值的市場,只有小波動,就只能考慮短期交易。海龜采用的“趨勢跟蹤法”屬于長期交易,所以我們只選前者——有波動趨勢的市場。
2.頭寸規模—買賣多少
買賣多少既影響多樣化,又影響資金管理。多樣化就是努力在諸多投資工具上分散風險,并且通過增加抓住成功交易的機會而增加贏利的機會。正確的多樣化要求在多種不同的投資工具上進行類似的(如果不是同樣的話)下注。(概率問題:順勢組合比單一品種容易分散風險提高成功率。)大多數交易新手在單項交易中冒太大的風險,即使他們擁有其他方面有效的交易風格,這也大大增加了他們破產的機會。
3.入市—何時買賣
海龜用兩個相關的系統入市,這兩個系統都以唐奇安的通道突破系統為基礎。突破,定義為價格超過特定天數內的最高價或最低價。系統一—-以20日突破為基礎的偏短線系統(價格超過前20天的最高價或最低價)系統二—-以50日突破為基礎的較簡單的長線系統(價格超過前50天的最高價或最低價)
4.止損—何時退出虧損的頭寸
長期來看,不會止住虧損的交易員不會取得成功。關于止損,最重要的是在你建立頭寸之前,你已經預先確定退出的點位。如果市場的波動觸及你的價位,你就必須每一次都毫無例外地退出。在這一立場上搖擺不定最終會導致災難。海龜以頭寸風險為基礎設置止損。任何一筆交易都不能出現2%以上的風險。
5.離市—何時退出贏利的頭寸
海龜的離市:
系統一離市對于多頭頭寸為10日最低價,對于空頭頭寸為10日最高價。如果價格波動與頭寸背離至10日突破,頭寸中的所有單位都會退出。
系統二離市對于多頭頭寸為20日最低價,對于空頭頭寸為20日最高價。如果價格波動與頭寸背離至20日突破,頭寸中的所有單位都會退出。
海龜在入市時一般不會設置離市止損指令,但會在日間盯著價格,一旦交易價格穿過離市突破價,就開始打電話下離市指令。何時退出贏利頭寸的問題對于系統的收益性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不說明贏利頭寸的離市的交易系統都不是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
有一個古老的說法:“落袋為安,你永遠不會破產。”海龜不會同意這種說法。過早地退出贏利頭寸,即過早地“落袋為安”,是采用趨勢跟隨系統交易時最為常見的錯誤之一。價格從來不會直來直去;因此,如果你想趕上一段趨勢,就有必要讓價格背離你運動。在趨勢的早期,這通常可能意味著眼看著10%到30%可觀的利潤逐漸成為小幅虧損。在趨勢的中期,這可能意味著眼看著80%到100%的利潤下降30%到40%。減輕倉位“鎖定利潤”的誘惑可能會非常巨大。
對于大多數的交易員,海龜系統離市或許是海龜系統法則中唯一最難的部分。等待10日或20日新低出現通常可能意味著眼睜睜地瞅著20%、40%甚至100%的可觀利潤化為泡影。
人們具有一種想要早點離市的強烈傾向。你需要極強的紀律性才能為了繼續持有頭寸,直到真正的大幅波動到來而眼看著你的利潤化為泡影。在大幅贏利的交易中,遵守紀律和堅持原則的能力是成功老道的交易員的特征。
6.策略—如何買賣
入市指令:
理查德.丹尼斯和威廉姆斯.埃克哈特建議海龜在下指令時不要使用止損。他們建議我們觀察市場,并且在價格觸及止損價位時下指令。(盤中止損而非收盤價定止損)我們還被告知,一般比較好的做法是設置限價指令而不是市價指令。
買強賣弱:
如果信號突然出現,我們總是在最強的市場買入,在最弱的市場成批地賣空。同時,我們也會只在一個市場上建立一個單位的頭寸。例如,我們會挑選最強的具有足夠的成交量和流動性的合約月份,而不是同時買入二月份、三月份和四月份的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