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臟支架?
心臟支架是心臟外科常用的醫療器械,具有疏通動脈血管的作用。一般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治療。所謂冠心病就是位于心臟上部的冠狀血管,這些冠狀動脈是心臟中的重要動脈,后果非常嚴重。
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因為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而堵塞。堵塞嚴重會導致死亡。支架的基本功能是打開狹窄或堵塞的血管,恢復血流,恢復心臟的血液供應。
什么是心臟支架?
心臟支架是心臟外科常用的醫療器械,具有疏通動脈血管的作用。一般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治療。所謂冠心病就是位于心臟上部的冠狀血管,這些冠狀動脈是心臟中的重要動脈,后果非常嚴重。
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因為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而堵塞。堵塞嚴重會導致死亡。支架的基本功能是打開狹窄或堵塞的血管,恢復血流,恢復心臟的血液供應。
心臟支架長什么樣?
因為心臟支架會永久性的放置在血管內,所以要小,支撐血管,不會對人體造成副作用。可見它的技術和工藝要求很高,那么心臟支架是什么樣子的呢?
心臟支架的外觀是一個可擴展的網狀金屬管。支架壁約90-120微米薄,幾乎和頭發一樣薄。雖然極薄,但足以支撐血管,防止血管再次回縮。支架打開后的大小和圓珠筆里的彈簧差不多。
心臟支架真的是“裝在心臟里”嗎?
心臟支架植入術是非常常規的手術,沒有高風險。整個不需要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是根據切口進行的,這意味著病人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是清醒的,甚至可以通過監視器屏幕看到他們心臟的搏動。
而心臟支架不是裝在心臟里,而是裝在冠狀動脈里。很多不懂的人經常會想怎么把樂器放進心里。整個的手術過程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穿刺、造管、造影、支架擴張。
首先,醫生會穿刺手腕或大腿動脈,開一個小口,放入空心管,建立一個通道,供后續導管進入。
然后放入較細的導管,注入造影劑,通過X光透視,可以從電腦屏幕上知道血管的粗細和方向,確定最終的堵塞,安裝位置。
最后,未膨脹的支架通過手腕或大腿上的開口一點一點地輸送到阻擋位置,然后像氣球一樣加壓,支架也被打開,從而完成安裝。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員蔣昌松受訪表示,“降價”支架落地實施一個月,患者、醫生和醫院各方均受益。
心臟支架降價后使用情況如何呢?
一般單次手術患者平均安裝支架1.5個,十幾個支架。據統計,到2016年,我國植入心臟支架的人數已達100萬,主要患者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根據現在老齡化的上升趨勢,未來對心臟支架的需求會增加。
支架小,但是價格高。目前單個心臟支架價格1.5萬左右,進口支架2萬左右。價格因醫院而異。
目前市場上使用率較高的三家國產支架制造商分別是樂普, 北京上海,力普醫療的Micro Port和山東JWMS的吉威,進口支架的知名品牌是雅培, 美敦力, 美國,美敦力雅培等美國。
①患者:這次受益最大的是患者群體。首先經濟負擔有非常明顯的下降;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層次,也就是常說的提高了產品檔次;此外,也擴大了可及性。以前有一些患者因為經濟負擔選擇保守治療,現在就可以使用中選的高質量、價格合適的支架。
②醫生:以前可能因為經濟的原因跟患者溝通使用產品的時候要費點勁,現在產品價格降下來了,溝通成本大幅降低,所以醫生也擁抱這一次改革。
③醫院:從醫院的角度,他們拿到了預付款,提高了現金流,各方都是受益的。
心血管疾病比癌癥還要命,是中國人死亡的頭號元兇。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3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0秒就有1人被它奪去生命。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9》顯示:我國有3.3億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拿冠心病來說,就是心臟的冠狀動脈管壁上,長出了粥樣斑塊。
粥樣斑塊中的脂肪太多,或者包裹斑塊的膜變薄,斑塊就會破裂,然后堵塞冠脈,導致心臟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心肌細胞壞死。
而解決冠狀動脈的狹窄或閉塞的方法就是冠狀動脈介入術(也叫心臟支架手術)。
其中,心臟支架植入的治療方式占比近90%,已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技術。
從2009年到2019年,中國冠心病手術量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如今,我國一年要用掉上百萬個心臟支架。
對心血管急癥患者來說,心臟支架的植入無疑是“救命神器”,讓生命得到了延長。
那么,心臟支架手術到底要花多少錢?
其實醫生的手術費用才幾千塊,主要貴在材料上。國產支架7000元左右,進口支架1.3萬左右。
心臟支架為什么那么貴?
1.國內支架創新能力低,使得進口價格受制于人。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霍勇曾公開指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器械產品偏少,大部分都只是在復制國外的技術。
盡管有一些局部或細節性的改進,但還沒有一個整體上原創的產品。繆中榮則指出,受審批流程影響,創新產品出來后,卻不能形成生產規模,盡快走向臨床。
2.流通環節多,致使層層加價。清華大學研究指出,美國的醫療用品市場是直銷模式,基本是從廠家到醫院直接流通,而我國是代理模式,整體供應鏈層級較多,每個環節都需要獲取自己的利潤,結果必然就是產品到終端之后的價格很高。
中國價格協會的一項分析指出,支架等高端醫療器械價格昂貴,中間環節尤其多。從出廠或進口到醫院銷售給患者,平均加價2至3倍,其中支架是2.28倍。
心臟支架長什么樣?
因為心臟支架會永久性的放置在血管內,所以要小,支撐血管,不會對人體造成副作用。可見它的技術和工藝要求很高,那么心臟支架是什么樣子的呢?
心臟支架的外觀是一個可擴展的網狀金屬管。支架壁約90-120微米薄,幾乎和頭發一樣薄。雖然極薄,但足以支撐血管,防止血管再次回縮。支架打開后的大小和圓珠筆里的彈簧差不多。
心臟支架真的是“裝在心臟里”嗎?
心臟支架植入術是非常常規的手術,沒有高風險。整個不需要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是根據切口進行的,這意味著病人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是清醒的,甚至可以通過監視器屏幕看到他們心臟的搏動。
而心臟支架不是裝在心臟里,而是裝在冠狀動脈里。很多不懂的人經常會想怎么把樂器放進心里。整個的手術過程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穿刺、造管、造影、支架擴張。
首先,醫生會穿刺手腕或大腿動脈,開一個小口,放入空心管,建立一個通道,供后續導管進入。
然后放入較細的導管,注入造影劑,通過X光透視,可以從電腦屏幕上知道血管的粗細和方向,確定最終的堵塞,安裝位置。
最后,未膨脹的支架通過手腕或大腿上的開口一點一點地輸送到阻擋位置,然后像氣球一樣加壓,支架也被打開,從而完成安裝。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員蔣昌松受訪表示,“降價”支架落地實施一個月,患者、醫生和醫院各方均受益。
心臟支架降價后使用情況如何呢?
一般單次手術患者平均安裝支架1.5個,十幾個支架。據統計,到2016年,我國植入心臟支架的人數已達100萬,主要患者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根據現在老齡化的上升趨勢,未來對心臟支架的需求會增加。
支架小,但是價格高。目前單個心臟支架價格1.5萬左右,進口支架2萬左右。價格因醫院而異。
目前市場上使用率較高的三家國產支架制造商分別是樂普, 北京上海,力普醫療的Micro Port和山東JWMS的吉威,進口支架的知名品牌是雅培, 美敦力, 美國,美敦力雅培等美國。
①患者:這次受益最大的是患者群體。首先經濟負擔有非常明顯的下降;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層次,也就是常說的提高了產品檔次;此外,也擴大了可及性。以前有一些患者因為經濟負擔選擇保守治療,現在就可以使用中選的高質量、價格合適的支架。
②醫生:以前可能因為經濟的原因跟患者溝通使用產品的時候要費點勁,現在產品價格降下來了,溝通成本大幅降低,所以醫生也擁抱這一次改革。
③醫院:從醫院的角度,他們拿到了預付款,提高了現金流,各方都是受益的。
心血管疾病比癌癥還要命,是中國人死亡的頭號元兇。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3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0秒就有1人被它奪去生命。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9》顯示:我國有3.3億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拿冠心病來說,就是心臟的冠狀動脈管壁上,長出了粥樣斑塊。
粥樣斑塊中的脂肪太多,或者包裹斑塊的膜變薄,斑塊就會破裂,然后堵塞冠脈,導致心臟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心肌細胞壞死。
而解決冠狀動脈的狹窄或閉塞的方法就是冠狀動脈介入術(也叫心臟支架手術)。
其中,心臟支架植入的治療方式占比近90%,已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技術。
從2009年到2019年,中國冠心病手術量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如今,我國一年要用掉上百萬個心臟支架。
對心血管急癥患者來說,心臟支架的植入無疑是“救命神器”,讓生命得到了延長。
那么,心臟支架手術到底要花多少錢?
其實醫生的手術費用才幾千塊,主要貴在材料上。國產支架7000元左右,進口支架1.3萬左右。
心臟支架為什么那么貴?
1.國內支架創新能力低,使得進口價格受制于人。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霍勇曾公開指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器械產品偏少,大部分都只是在復制國外的技術。
盡管有一些局部或細節性的改進,但還沒有一個整體上原創的產品。繆中榮則指出,受審批流程影響,創新產品出來后,卻不能形成生產規模,盡快走向臨床。
2.流通環節多,致使層層加價。清華大學研究指出,美國的醫療用品市場是直銷模式,基本是從廠家到醫院直接流通,而我國是代理模式,整體供應鏈層級較多,每個環節都需要獲取自己的利潤,結果必然就是產品到終端之后的價格很高。
中國價格協會的一項分析指出,支架等高端醫療器械價格昂貴,中間環節尤其多。從出廠或進口到醫院銷售給患者,平均加價2至3倍,其中支架是2.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