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最大客運站關門停運了嗎?這意味著什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首先,這個客運站投入使用就是最大的敗筆。客運站遷出城市中心本身就是某些人的錯誤考量。
客運不同于貨運,車站本應該在城區,就是方便人們出行。可是管理者們以城市建設為名,把客運站放在郊區,請問這是便民還是故意設坎?
其次,武漢雖說交通發達,但如果出市,必須到客運站坐車(坐高鐵火車除外),武漢這個站離城區這么遠,所以人們要么選擇自駕,或者坐高鐵火車,導致客源流失嚴重。
第三,受其它交通工具發展的影響,如網約車,順風車,高鐵,動車,私家車的影響,乘坐客車的人越來越少,客運站入不敷出是很正常的。
第四,客運站本身靠進站勞務費,門面租金生存。客車載客量下滑,勞務提成降低,門面收入也減少,所以,客運站收入肯定減少。
第四,客運站按相關要求,配備各類人員相當多,行業管理相關復雜,再加上比較輕松,所以,閑職人員較多,至如今,可能工作人員多于乘客,不關門才怪。
第五,社會在發展,人們出行方式多樣化。選擇安全,高效,舒適的方式是人們首選,客車相對來說,這些是比不上其它交通工具的。
第六,武漢這客運站應該是國有企業。目前,在國家的調控下,運輸企業有多種多樣的運營模式,有國有,民營,合資等等。國有企業的崗位重復設置,人浮于事,工資待遇好,一旦像這個車站虧損嚴重,關門是理所當然的。
前幾天,某地公交公司公告停運,不多時,又撤回公告。其實,這家公司肯定是經營困難,不得已停運。
據說,這是民營企業,當政府補貼不到位的時候,經營困難非常正常。公交企業本身是利民企民,靠的就是財政補貼,一旦政府補貼不到位,或者減少補貼,企業難以生存的。不管是國有還是民企。像武漢市這大城市,估計每年補貼是個天文數字。
武漢這個客運站關門,有其自身經營原因,也有政府決策原因。但是,這應該不會是最后一家,相信接著有第二家,第三家。
客運行業已是夕陽產業,如果政策不扶持,估計都要倒閉。只是公交是民主,所以,公交公司倒是可以發展,但客車運輸估計要不了多久接二連三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