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一只神鳥。它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一日在東海溺水死,死后化身為鳥,“白喙赤足,首有花紋”,名叫精衛,常常到西山銜木石以填東海。這個故事就是精衛填海,最早載于《山海經·北山經》。陶淵明有詩云:“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李賀《惱公》:“古時填渤懈,今日鑿崆峒。”
歷史遺跡
發鳩山,其主峰海拔1647米,位于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城西約25公里處。《山海經;北山經》中說:“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佼。是炎帝之小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中國遠古神話中以“女媧補天”與“精衛填海”最為有名,也最為感人,其中尤以“精衛填海”極具感染力。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兒被東海波濤吞噬化成精衛鳥而嘆息,更為精衛鳥銜運西山木石以填東海的頑強執著精神而拋灑熱淚。
順河東去,距離發鳩山約10余公里的地方有申村水庫。庫建于40年前,蓄水量350萬方,水面廣約10余平方公里。有當地人建議將申村水庫改稱作“精衛湖”旅游公園,發揚光大精衛鳥的精神。
永恒精神
精衛填海的永恒大無畏精神,感動好多小鳥。精衛之后,有海鷗、海燕等許多類小鳥開始繼承精衛的精神,天天在大海中飛翔,銜石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