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作者是是誰?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他本名叫耳,也叫子安,是元末明初公認的小說家,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四大名著的另一部《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他的門人。
施耐庵個人經歷簡介
施耐庵13歲入私塾,19歲考中了秀才,29歲中了舉人,36歲考中進士。在36歲到40歲之間,他當官錢塘住了兩年,然后回到蘇州
他六十歲的時候,張士誠占據了蘇州,招募張士誠,他拒絕了;他和張士誠的部下卞元亨是好朋友,后遷居江陰,在祝塘鎮任教,71、72歲時遷居興化,后遷居白駒場和施家橋。朱元璋好幾次征聘他,他都不應;他最終在淮安去世,享年74歲。
施耐庵的《水滸傳》中很多地名都取自祝塘附近,比如《三打祝家莊"》是書中的亮點,但實際上祝家莊就是祝塘鎮,小說中武松和景陽崗打虎,寫得很生動。
據說,當時剛走在后洋崗,他看見一只黃狗睡在一棵松樹下,一個壯丁把黃狗打走了。當施耐庵回家后,他以此為原型進行創作,把后洋崗變成了景陽崗,把黃狗變成了引人注目的白蟲(老虎),把武阿二變成了武松
施耐庵辭去官職后,他深深感到朝腐敗,人民生活不好。當時,張士誠在蘇州崛起成為國王。經過教學,他決心在濟民寫書,說服世界。施耐庵害怕文字獄,所以他寫了宋江起義的民間故事。羅貫中幫助整理手稿。他們翻遍了書中關于宋江起義的各種記載,逐漸寫出了這本書。
施耐庵開始在陽山,隱居寫書,然后搬到了白色小馬農場。書中很多風景描寫都是以他隱居周圍的自然風光為基礎的。對其中梁山公園的描述被認為是基于張士誠起義地區的德勝湖和小陽山。書中的許多英雄原型來自張士誠的下屬。不僅是親戚和羅貫中大師,還有朋友魯淵,劉亮,陸謙等人也幫他寫書。
施耐庵被朱元璋監禁后,關于他出獄的原因有不同的傳說。根據民間傳說,他又寫了一個《水滸傳》。讀完之后,朱元璋認為這是怪力的困惑和胡言亂語。他認為史只是一個自吹自擂、荒誕不經的瘋子,就把他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