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丘陵山地數智化無人果園 變“會種地”為“慧種地”

2021-08-23 08:36:40 來源:重慶日報

近日,2022重慶數字鄉村創新案例評選活動圓滿收官。渝北區“丘陵山地數智化無人果園”入選唯一的“特別貢獻案例”,“數字鄉村助力‘老年幸福村’”入選“十佳優秀案例”,成為入選案例最多的區縣,贏得了社會各界一致認可和業界專家的充分肯定。

作為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之一,渝北區近年來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陸續打造了一批在全國、全市都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數字鄉村平臺和基地,先后獲評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

丘陵山地數智化無人果園

變“會種地”為“慧種地”

驕陽似火,地面熱氣升騰,咄咄逼人的熱浪洶涌翻滾。然而走進渝北區大盛鎮青龍村數智化無人果園,這里的山色風情卻依舊不減。

2000余畝的連綿山坡上,一排排果樹整齊排列、迎風搖曳,碧綠的樹葉泛著油光,乒乓球大小的果子掛滿枝頭,一派勃勃生機,讓人難以相信果園正處于高溫炙烤之中。

樹梢間,隱隱傳來“嗡嗡”聲響,一臺大型植保無人機遙遙飛起,徘徊在果園上空,不時懸停住,向果樹均勻噴灑著營養液。

樹下,一根根細長的黑色管道沿著果樹環繞,每棵樹下分布4個滴頭,水和肥料順著管道滴灌至樹根,讓果樹充分吸收營養、保持所需水分。

樹旁小路上,一輛3D智慧對靶噴藥機器人正轉動著履帶平穩前進,它不斷揮舞著“雨刷”一樣的手臂,將除蟲藥均勻、適量地噴灑到葉片。

在果園山腰處,還有一個個小小的“監測站”正在運作,傳感器設備依托衛星遙感、無人機、物聯網等天空地多源協同監測技術,實時監測著園內的氣溫、濕度、光照強度、土壤環境、病蟲害等數據信息,保證了果園24小時全面監測和全面感知,實現了“氣候信息早知道,生產作業有準備”。

“近日少雨高溫,我們的重點任務就是抗旱護果,特別是早熟柑橘正處于關鍵膨果期,影響著最后的收成和品質。”大盛鎮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水肥一體化自動滴灌系統,能保證果樹全天候水分充足,不但節約水電,還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柑橘品質。

“換做以前的人工灌溉,上百人一天也做不完,效果不好還累得夠嗆。”大盛鎮相關負責人感慨。

如此智能高效、科學管理的無人果園,背后支撐的“核心秘密”就在山坡下的辦公樓里。

在大屏幕上,分辨率達5厘米地塊級的三維數字地圖清晰明了,從種植規模、土壤環境、長勢分析等作物生理數據,到外部環境、智能農機等屬性數據,都在這里匯聚整合。

據了解,作為全國首個集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體的丘陵山地數智化無人果園,該園全力探索丘陵山地特色智慧農業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通過土地宜機化改造、農機智慧化應用,讓“雞窩地”成為“聚寶盆”,走出了一條丘陵山地數智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如今,圍繞“智能感知—智能診斷—智能決策”的主線,果園搭建起智慧農業數字化管理平臺,以“1+4”模式(一個數據中心,果園環境監測、精準管理、遠程監控和智能農機四大功能)為架構,對果樹進行AI診斷,指導病蟲防治、中耕除草,形成了階段化、專業化、精準化智能管護,實現了節約用水60%以上、管護成本降低50%、畝均節約化肥使用量10公斤以上,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升80%,商品果率從30%提高到90%、一級果品率提高40%以上,成功提高了大盛鎮青龍村集體經濟收益,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目前,無人果園已累計接待市內外各類考察學習500余次,獲評2022重慶數字鄉村創新案例“特別貢獻案例”,并在2022年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上作為優秀案例交流發言。

數字鄉村助力“老年幸福村”

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養老”成為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詞。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養老”一詞被提及10次,老齡化應對之道從“關心”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地位。

面對老齡化問題,渝北區大力推動數字化建設,依托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落實“智慧養老”理念,逐步構建起“醫+養+科技”三位一體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體系。

尤其是針對農村地區社會化養老服務起步較晚,養老設施、技術要素和養老觀念滯后等問題,創新探索了“適老化改造+互助養老服務+智慧養老服務”的解決方案,打造了全市首個“適老化改造”鄉村——古路鎮烏牛村。

旭日初升,伴隨著雞鳴,家住烏牛村的徐婆婆起了個大早。扶著床邊的移動扶手,她緩緩換上防滑鞋,客廳里的感應燈自動亮起,照亮了前去衛生間的走廊。

扶著過道扶手,她走進衛生間,坐上坐便椅,避免了蹲起身引起的腰部和腿部疼痛。

“我倆身體問題不大,就是年紀大了不太使得上勁,偶爾會犯點小病小痛。可是我們放不下農活,孩子就一直不放心。”徐婆婆說。雖然已年過70歲,但她和80歲的老伴仍保留了過去的務農習慣,養了幾只雞鴨,料理著門前的幾分菜地,這讓遠在外地的兒子時常擔心。

“現在家里到處都是扶手,還有防滑墊,搭得上力了。”徐婆婆笑道,“床頭還有個報警器,我一拉娃兒就能知道。加上村里人和鄰居經常走動,大家都放心多了。”

相較徐婆婆,同村的倪婆婆由于身有殘疾,所以家中改造了更多智能設施,極大地便利了生活。

“電動護理床、坐便椅、助浴椅都很實用,我們非常滿意。”倪婆婆的小兒子指著墻上的報警器說,“還有這些報警器和人體感應器,一旦出現異常,我手機馬上就能收到通知電話,非常方便,讓我們能夠安心出門。”

據了解,不僅是在村民家中進行“一戶一策”的適老化改造,渝北區還在烏牛村整修了農村公路,修建了人行便道,實現了車行入社、人行入戶,提升了高齡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將適老化真正落在了實處。

與此同時,烏牛村建起了互助養老點和7個互助養老分點,設置養老助力崗位,配合社工不定期開展院壩聊天、義診和評孝親敬老子女、學敬老愛老模范等各類活動。此外,建立鄰里互助機制,長期開展每日敲敲門、每周談談心、每月幫幫忙等互助服務,收獲了廣泛好評。

“烏牛村智慧養老引入SaaS云端部署模式,無需網絡,快捷且建設成本較低,再整合村內已有的各類優質資源,已形成具有烏牛村特色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渝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烏牛村智慧養老切實增強了鄉村老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極具特色又有可復制性,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及養老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探索出一條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可推廣道路。

當前,烏牛村的數字鄉村助力“老年幸福村”案例已獲評2022重慶數字鄉村創新案例“十佳優秀案例”,央視新聞以“走進美麗鄉村——看適老化改造如何讓老人更‘樂居’”為題進行了報道。

鏈接>>>

城鄉“數字鴻溝”不斷縮小

鄉村生產生活更加便捷

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2020年,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我市渝北區成功入選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渝北區委、區政府主動謀劃推動,成立了數字鄉村試點發展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從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到數字鄉村建設中,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組織、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在統一規劃下,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從基礎性、標志性、代表性、引領性的項目著手,力求以點帶面,為數字鄉村建設的全面推開積累經驗。

建成全國首個丘陵山地數智化無人果園,實現果園管理“全覆蓋、全天候、全過程、全自動”;以數字鄉村助力“老年幸福村”建設;著眼“六穩”“六保”,擦亮叫響“創享渝北”創業服務品牌;創新“一二三”舉措,打造重慶首座智慧種苗工廠;全產業鏈數字化改造,賦能傳統乳業加速發展;構筑鄉村智治的人地網、天眼網、信息網、平臺網“四張網”,著力打造鄉村治理數字化標桿……

一批數字鄉村項目的實施,讓渝北城鄉間的“數字鴻溝”不斷縮小,鄉村生產生活愈加便捷高效,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也為全市數字鄉村建設提供了示范案例。

今年7月,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浙江省開幕,渝北區作為全國兩個優秀試點地區代表之一發言,現場分享了丘陵山地數智農業發展的做法及成效。在2021年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階段性評估中,渝北區排名全國第二、重慶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扎實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工作,加快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重慶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范區,努力在數字鄉村、智慧農業建設方面展現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渝北區委網信辦負責人表示,渝北將瞄準方向,進一步完善鄉村數字基礎設施短板,在推動涉農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供給與應用、提升農民群眾數字素養與技能、鞏固拓展網絡幫扶成效等方面狠下功夫,為全市數字鄉村建設貢獻力量。(楊敏 詹米璐)

關鍵詞: 丘陵山地數智化無人果園 變會種地為慧種地 數字鄉村建設 天空地多源協同監測技術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