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美聯儲為主的基準利率抬升在即,貨幣流動性收緊,全球金融價格面臨新一輪重估。
目前,全球股市已出現較大幅度調整。歷次加息周期中,股票市場普遍出現不同程度回調。2021年以來,MSCI全球指數累計上漲11%,多國股指屢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席勒市盈率為37.5,估值處于歷史區間高位并高于歷次加息周期估值均值。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熊啟躍、趙雪情認為,全球流動性退潮,經濟增長動能減弱,無風險利率上行與盈利貢獻下行相疊加,股市存在下跌調整壓力。2021年11月以來,VIX指數總體上行,一度突破38水平,投資者預期偏向悲觀。從行業表現來看,價值股將優于成長股,高估值科技股、投機性概念股將受到沖擊。從區域表現來看,美股面臨減倉壓力,歐洲、日本以及部分增長前景穩定的亞洲國家股市將受到青睞。
美元指數總體保持強勢。近期,ICE美元指數非商業凈多頭持倉量創2019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在美國經濟復蘇相對強勁以及加息周期下,美元匯率將呈現中樞抬升、寬幅震蕩的態勢。特別是2022年上半年,美歐加息節奏分化,將支撐美元指數被動升值。部分新興市場基本面脆弱,可能出現匯率貶值、資本外流與金融市場暴跌的聯動效應。不同貨幣的基準利率水平抬升并分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外匯市場波動。
中國股市受到外部沖擊有限,滬深港通北上資金凈流入放緩。中國股市表現更多地依賴于國內經濟與貨幣環境。近期,中國推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維持寬松金融環境,利好股票市場。截至2021年年末,滬深300指數企業利潤率為10.04%,處于歷史較好水平,估值相對較低,大幅下跌的空間有限。2022年以來,滬深港通北上資金凈流入顯著放緩,1月凈流入167.8億元,較2021年月度均值減少53.4%,2月進一步轉為凈流出25.2億元。人民幣匯率則由強勢上漲轉向中性趨貶。2020年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上漲12.4%,對歐元、日元分別累計上漲10.3%和20.9%,對CFETS一籃子貨幣累計上漲11.9%。后疫情時期,隨著經常賬戶順差回落,境內外利差收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承壓,對歐元、英鎊以及部分新興市場貨幣也存在一定貶值壓力,匯率波動幅度將進一步加大。(本報記者 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