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上,斗魚榮獲“中經青少年保護機制聯動優秀案例”獎。作為國內領先的以游戲為核心的多元化內容生態平臺,斗魚長期注重構建青少年合理用網空間,在平臺機制和公益扶持等多層面進行青少年保護工作,本次獲獎體現了行業對斗魚相關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
攜手護航成長,企業圓桌探討青少年合理用網
首發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代表,與騰訊集團、斗魚公司、心動公司、途游游戲、盛趣游戲等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在以“攜手共創適合青少年成長的網絡空間”為主題的圓桌分享環節,斗魚公共事務副總裁杜森與《中國經營報》編委、TMT版組主編李正豪、途游游戲副總裁張堯等嘉賓,圍繞直播平臺在青少年保護方面的舉措進行了暢談。
圓桌對話現場
互聯網原住民們應該具備怎樣的用網習慣才是健康的?企業在引導青少年健康用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還將進行哪些探索?圓桌討論中,杜森提及斗魚長期實行的“青少年模式”。該模式為斗魚于2019年10月上線的內容分級制度,每次啟動時,斗魚APP/PC端均會主動推出“青少年模式”設置彈窗強提醒。該模式下,未成年用戶默認使用時間為40分鐘,當天使用達到該時長后,需要輸入4位密碼才可繼續使用,每日22:00-6:00為禁用時段,保障未成年人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直播間整體上保持純凈視頻流觀看模式,無法進行互動娛樂消費。
杜森認為,互聯網平臺面對青少年強烈的自主意識與好奇心,應采取堵疏結合的思路。斗魚一方面通過“青少年模式”嚴格限制或過濾掉不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內容,另一方面通過持續豐富青少年模式專屬內容池,推出更多健康、正向的多樣化內容,以此幫助青少年了解世界,“我們希望更多地去探索符合時代和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內容。”
斗魚公共事務副總裁杜森
平臺模式+公益關愛,斗魚交出青少年保護答卷
“青少年模式”之外,斗魚圍繞青少年保護推出了多重平臺措施。首先在注冊階段,斗魚不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主播賬號注冊服務,并設置“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三道防火墻,將不符合情況的未成年人攔截在賬號注冊階段,嚴格規范未成年人開展網絡直播活動。
與此同時,平臺通過首頁首屏等方式加大優質內容推薦力度,增強全站彈窗警示功能,在顯著位置高亮標注未成年人健康用網提示,對所有付費鏈路的頁面/彈窗加入未成年人禁止消費的說明。今年,為響應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斗魚全面升級了內容審核標準,強化涉青少年違規內容處置處罰力度,嚴厲打擊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內容的網絡信息,上線“一鍵防護”功能,防止未成年人遭受網絡欺凌,網絡暴力等。
從2015年起,斗魚還圍繞青少年保護開展了一系列公益項目,包括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設立“斗魚公益專項基金”,并捐贈善款300萬元,針對貧困失學女童、公安英烈子女等特殊群體進行捐贈幫扶。2021年——2024年,斗魚連續四年舉辦“護苗·魚閱計劃”,為少年兒童捐贈優秀課外讀物,號召關注少年兒童閱讀。
今年9月,在廣州市民政局指導下,斗魚攜手廣東新快報社等愛心伙伴,共同舉辦了2024“穗愛同行·中秋圓夢行動”聯歡會,為困境兒童、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及其家庭送去禮物,還邀請人氣主播肖淑潔與現場家庭一起做月餅,暢游廣州動物園海洋館。騰訊“99公益日”期間,斗魚也攜手騰訊公益、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陽光未來基金會等共同開展“擁抱-鄉村美育計劃”,斗魚旗下深圳DYG電競選手釬城擔任公益大使,奔赴甘肅省榆中縣和平中學與孩子們開展了充滿趣味的互動交流。
斗魚公益活動現場
斗魚通過一系列平臺模式與公益扶持舉措,面向青少年打造安全網絡空間的同時,也希望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積極作用,攜手社會各界共創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網絡生態與社會環境,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