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光山110,請講。”
在光山公安,110指揮中心是一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力量:這支曾榮獲“全省公安機關‘110’工作成績突出集體”的隊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工作理念,全體民輔警枕戈待旦、聞警而動,用電話架起警民溝通橋梁,用電波傳遞決勝千里指令,在沒有硝煙“戰場”,與時間賽跑,與罪惡斗爭,救民于危難。24小時、365天,在歲月交替中溫暖守護這座城。
李英:方寸之間,奏響護民平安的凱歌
“警察同志,剛才有四名年輕男子在我的超市里買了六把水果刀,我不放心,請你們快去找找。”2023年7月12日19時許,110接警臺突然接到縣城某超市老板的報警電話。
接到報告后,值班長李英頓時高度警覺,立即指令轄區派出所開展核查。經調查獲悉,該四人買刀是準備到某公園里約架。情況緊急,收到反饋信息后,李英迅速指令視頻偵查大隊、巡特警大隊、轄區派出所分頭行動,圍繞四人行動軌跡展開全面排查,同時通報戶籍地派出所,設法聯系已確定身份人員家屬,第一時間展開規勸。經過緊張工作,次日凌晨,警方將四人查獲,并現場繳獲8把尖刀,及時消除了社會隱患。
聽到電臺里傳來人已找到的消息,李英一整夜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沒顧上吃晚飯,緊張得連水也沒來得喝一口。
“110接警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時刻充滿挑戰性。面對每一起警情,既要細心甄別、認真研判,又要精準指揮、快速調度,才能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守護好身后的每一份和諧與安寧。”李英說道。
向靜文:堅守17年,傾力守護群眾“生命線”
如果說110報警電話是一條能救人于水火的“生命線”,那么,110接警員就是這條生命線上最忠實的守護者。17年如一日,接警員向靜文堅持用自己的“真心”“耐心”,換取人民群眾的“安心”“放心”,無數次救人于危難。
2023年3月3日凌晨1時許,110接警臺電話突然響起。電話那端,一名女孩哽咽著向接警員向靜文哭訴:自己覺得活著真累,又與家人發生了爭吵,感覺自己快要活不下去了。向靜文意識到情況嚴重,她一邊輕聲安撫女孩,一邊試圖詢問其具體位置和家人信息,但女孩情緒很激動,不愿透露自己的位置,更不肯說出家人信息,并屢次掛斷電話。
時間就是生命。向靜文在向值班長匯報的同時,持續撥打女孩的電話兩個多小時,女孩終于接聽了電話,并開始向向靜文傾訴心聲。向靜文趁機對女孩進行勸說,經過30多分鐘心與心的交流,女孩決定坦然面對困境,放棄輕生念頭。結束通話后,向靜文仍舊放心不下,不一會兒再次撥通女孩的電話,想確認一下其是否已經安全。接電話的是女孩的母親,她告知接警員女兒的狀態看上去并無異常,在得知女兒報警求助后,母親很是驚訝,并表示以后一定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同時對向靜文認真負責的態度連連稱贊,并表示萬分感謝。
“接警員的工作往往與群眾的生命安全緊緊聯系在一起。一個電話就是一個使命的開始,完成這個使命,需要一顆縝密、負責的心,我要對每一個電話、每一個生命的安全負責。”這是向靜文的真實心理寫照,三尺見方的接警臺上,日復一日的堅守,每分每秒的付出,見證著向靜文守護“生命熱線”的初心。
王翠:苦心鉆研,迅速成長的接警新手
接警、指揮、調度,一通電話,幾句言語,能救人于水火,能解人之危難,平安的背后,是110接警員長時間的日夜堅守。光山110接警臺日均電話呼入量300多個,在節假日最多時高達500余個電話,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準確處理每一起警情,讓每一位報警求助者都能聽到清晰的回復,眼藥水、潤喉片成了接警員們的常備“警用裝備”,但她們沒有絲毫懈怠,始終堅守在110接處警的第一線。
“街道的下水道井蓋壞了有危險……”“家里沒有燃氣了……”“幾年前借我的錢,一直不還,怎么辦……”很多時候,群眾打來報警電話求助,并不屬于110受理范圍。作為一名110戰線的“新兵”,上崗之初,王翠每次接到這種受理范圍之外的電話,甚至惡意撥打110的情況,都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為了盡快適應工作要求,王翠拿出在部隊時刻苦訓練的勁頭,悉心鉆研《110接處警工作規則》,苦練接警話術,還常常利用休班時間熟悉城區地形,摸清各轄區分界線,一個多月下來,她的接處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派警速度明顯提高。遇到非110受理范圍內的警情時,她會耐心地向群眾做好解釋工作,然后通過接處警系統快速將非警務警情轉至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由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處置。
“110是群眾求助最快捷的方式,它是一條安全的保護線,也是救援的生命線。請大家一定要把有限的警務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群眾,不要隨意、惡意撥打110。”王翠希望每一位群眾都能認識110的重要性,用好、珍惜、維護110,攜手共護110這條生命熱線。(郝昱瑋 李澤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