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邊的意思是什么?
戍邊的意思是戍守邊疆。
戍邊的組詞:屯墾戍邊,戍邊部隊。
屯墾戍邊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秦王朝統一六國之后,又對嶺南百越地區(現在廣東廣西一帶)發動了戰爭,設置郡縣進行管理。
派蒙恬發動了對匈奴的反擊,奪取并控制了河套地區。
為了鞏固初生的帝國對這些地區的戰果,秦始皇向嶺南地區和河套地區派遣人員進行屯墾戍邊,移民大部分是士兵,還有少部分普通百姓、商賈等,規模很大,光嶺南就達到50萬人,河套地區則設置了四十多個縣進行安置。
特別是嶺南地區的屯墾戍邊,在秦王朝的嶺南太守任囂和其后繼者南越武王趙佗的努力下,當時的嶺南地區迅速從原始的部落社會進入到了封建社會,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徹底融入了中華文明。
戎邊和戍邊的區別
正確的詞語是戍邊,沒有戎邊這個詞語組合。 因“戍、戎”兩個字的字形相同,很多人會將它們亂用、錯用,戍邊的意思是防守邊境,守衛邊疆。 戎指的是軍隊,軍事,也可以用來表示古代兵器的總稱,組詞有戎裝,戎馬,戎機,戎行等,戎本義是兵器總稱,后來引申為戰爭等,比如我們熟知的“戎馬倥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