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最美天,淺夏勝春煙。豫南大地的固始比拼經濟、競相發展的勢頭強勁,“三個一批”捷報頻傳,產業集群優勢凸顯,處處煥發出勃勃生機。
大江紡織技術工人正在作業
日前,記者走進固始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淮南園的部分企業,感受著生產線上機器飛轉、精細操作、趕制訂單、高效生產的滾滾熱潮,聆聽著企業家們創業歷程、生產管理、效益評估以及對未來的美好展望。
進入河南省大江紡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織造車間,“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這個標語特別醒目。一臺臺先進噴水織機正發出有節律的吱吱聲,技術工人來回穿梭,全程監控,實時監視,隨時排除可能出現的故障。
大江紡織生產車間
“我們非常感謝縣委、縣政府為大江紡織提供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和諸多便利政策。從項目落地到廠房改造,從廠區綠化到物業管理,從組織招工到人員培訓,從企業投產到市場營銷,無不凝聚著各級領導的親力親為和關懷關愛。”河南大江紡織廠長付旭介紹說,“我們公司廠區面積7.6萬平方米,總投資2億元,注冊資本5000萬元,現有員工340人,擁有噴水織機、倍捻機、倒筒機、絡絲機、整經機等先進設備1300臺(套),主要從事紡織面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大江紡織生產車間
據了解,河南大江紡織自2020年11月5日注冊成立算起,一個星期洽談簽約,一個月調試設備,兩個月正式投產,被譽為固始招商引資“大江速度”。近年來,固始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相繼建成回歸園、萬順達園、盛澤園、聚鑫園、大江園、華紡園、蘇信園、中原紡織園、萬利紡織園、晨怡紡織園等13個紡織專業園區,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紡織服裝產業500億元目標日漸接近。
高聳入云,蔚為壯觀。一座99米高的標準試驗塔格外引人注目,自然而然地成了當地地標性建筑。在德馬帝森電梯一樓展廳,記者沿著彩虹橋般的廊道參觀該公司的電梯產品,觀光電梯、自動扶梯、載貨電梯、別墅電梯、醫用電梯等產品琳瑯滿目。
走進德馬帝森機器人自動化生產區,一座座龍門吊已安裝完畢,一臺臺機器人正在布局安裝,一套套生產設備安裝調試,一條條彰顯企業文化內涵的橫幅標語催人奮進。
德馬帝森電梯機器人自動化生產區
“德馬帝森電梯有限公司是我縣招商引資重大成果,屬于特種設備制造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自企業籌建以來,我們縣良好的營商環境加速了項目的落地生根;該公司借助強大的技術力量和科研團隊,經過長達一年的反復實驗,最終成功通過了國家質量檢測驗收。該項目總投資2.8億元,占地58000平方米,預計年產電梯8000臺,生產線正處于安裝調試階段。”固始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綜合辦主任、駐企干部陳志鵬向記者介紹說。
華陽長青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工人正在檢修
“安全生產第2180天”。華陽長青投資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密切注視著熒光屏,隨時監控產品質量和生產線上的技術參數,發現異常,立即處置。綜合管理部經理喻璐介紹說:“我們公司2013年入駐開發區,注冊資本1億元,主要從事廢礦物油等可再生資源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投資業務,去年產值超3億元,納稅2000萬元。我們公司在馬軍總經理帶領下,戰略定位明晰,經營思路清晰,公司前景可期,經濟社會效益日益顯現。”
海融綠色產業園鳥瞰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固始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業已形成紡織服裝、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三大產業集群。大江紡織等一大批優質紡織企業進駐產業園,使用廠房面積70多萬平方米,織機安裝近3.5萬臺(套);航晨納米、鑫達輝電子、啟昂半導體等相繼引進,電子信息產業初具規模;以斯吉利機械、捷盛達新能源、德馬帝森電梯為代表的工業企業也先后投產達效,裝備制造業實力日益顯現;華陽長青等循環產業紛紛落地生根,為當地工業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風勁帆高懸,破浪正當時。“全縣上下要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鉚足干勁不放松;要保持安商態勢,縱深開展‘萬人助萬企業’活動,督導服務效率與質量;要保持攻堅態勢,不懈怠、不回避,集智聚力,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要保持招商勢頭,深化拓展合作,精準策劃項目,兌現政策承諾,確保項目招引落地、產銷兩旺;要保持爭先進位,下定決心,排除萬難,集思廣益,久久為功,在提升項目招引高度、精度、速度、力度上出實招、見實效。”信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固始縣委書記王治學在該縣工業強縣指揮部第二十二次周例會上強調。(周程新 熊德佳 楊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