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4月17日消息顯示,自4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零售限價分別上調550元/噸和525元/噸。
今年以來最大漲幅
折合升價來看,92號汽油、95號汽油和0號柴油將分別上漲約0.44元、0.46元和0.45元。這也意味著今晚過后,油箱容量為50升的小轎車加滿92號汽油將多花約22元。
本輪調整前,今年國內油價進行過7輪調整,總體呈現“兩漲三降兩擱淺”局面。此次價格調整結束了國內成品油價此前的“兩連降”,調整落實后,國內油價將迎今年以來最大漲幅,屆時全國大多數地區92號汽油零售限價在7.5-7.8元/升,95號汽油則將全面重返“8元時代”。
歐佩克+聯合減產影響大
在當前國內成品油調價機制下,國內油價和國際原油價格走勢高度相關。通過對比最近10個工作日國際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價和上一周期國際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價,得出變化率,從而決定調價。
卓創資訊分析師高青翠指出,本輪計價周期以來,歐佩克+聯合減產,加之美國公布的通脹數據走低,宏觀壓力減輕帶來風險偏好回升,國內原油變化率在正值區間不斷擴大,本輪成品油零售限價由此上調。
當地時間4月2日,包括沙特、伊拉克、阿聯酋、俄羅斯等在內的主要“歐佩克+”產油國公布了自愿減產計劃,根據減產計劃,這些國家每天將合計減產超過160萬桶石油,大部分減產計劃自5月底開始執行,將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
此舉引發國際油價大漲,4月3日開盤,WTI原油期貨大幅高開6.4%,隨后日內漲幅擴大至7%,最高漲至81.6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最高漲至86.24美元/桶。
民生證券研報觀點指出,如果歐佩克+很好履行自愿減產計劃,那么國際原油市場將在二季度就開始出現缺口,市場緊平衡局面將提前,屆時油價維持高位也有較強確定性。
需求方面,全球三大能源機構近期發布了4月報告,歐佩克仍對全年原油需求保持樂觀預期,他們認為以中國為首的非經合組織國家,將是推動全年原油需求增長的主要力量;國際能源署(IEA)同樣認為,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將繼續大幅增長,達到1.019億桶的創紀錄高位。
對于接下來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形勢,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國際能源署(IEA)都傾向于認為下半年全球原油供給缺口將加大。
展望后市,東吳證券研報觀點認為,油價出現大幅暴跌可能性較小,油價或將持續高位運行。
具體到國內成品油價來看,隆眾資訊油品分析師李彥認為,按照當前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就將呈現上調態勢;目前來看,多個產油國出臺額外減產計劃,供應趨緊預期增強,疊加亞洲需求前景向好,均為國際油價帶來利好支撐,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上調概率較大。卓創資訊分析師王雪琴同樣認為,汽柴油零售限價存“二連漲”預期。
下一輪成品油零售調價窗口將于4月28日24時開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