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周期是什么?經濟危機周期的各個階段是什么?
經濟危機是指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危機周期包括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四個階段。因為市場經濟無法消除發生經濟危機的根源,所以經濟危機會周期地爆發。經濟危機周期性使資本主義再生產也表現出周期性。
所謂的生產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資本價值增值的需要而言的過剩。一般地表現是: 商品大量積壓,生產力銳減,大批工廠倒閉,大量工人失業,信用關系嚴重損壞,整個社會經濟陷入極端混亂和癱瘓之中。
危機一般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繁榮時爆發,這時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達到最激烈的時候。危機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環節出現,然后迅速波及各個部門,最后導致整個社會經濟活動嚴重混亂。危機是經濟周期的決定性階段,是上一個經濟周期的終點,也是下一個經濟周期的起點。
蕭條階段,商品供給量超過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現象有所改變緩和,生產不繼續下降,失業人數不增加,但過剩商品沒有全部銷售出去,社會購買能力還是很低,社會經濟處于停滯狀態。
蕭條階段之后,市場經濟情況有所好轉,生產開始慢慢上升,經濟逐漸向好的方面發展。于是,從蕭條階段過渡到復蘇階段。
復蘇階段,由于市場的擴大,價格開始上升,利潤逐漸回升,從而刺激著資本家增加投資、擴大生產。隨著生產的不斷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逐漸加快,社會生產超過危機前的最高點,進入經濟周期的高漲階段。
高漲階段,整個資本主義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但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只是暫時的,繁榮包含了新的危機的先兆。隨著社會生產的不斷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的各種矛盾發展到尖銳程度時,危機必將再次爆發。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了下一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