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sition,英文單詞,名詞,意思是“作文,作曲,作品;構成;合成物;成分”。
composition的意思是“作曲,創作,寫作”,表示抽象的行為,是不可數名詞。引申可表示具體的成果,即“作文,作品”,是可數名詞。單詞于14世紀晚期進入英語,直接源自拉丁語的compositus,意為合成物。
相關例句:Weexaminedtherocktofindoutitscomposition。
我們檢驗了這一石塊,想弄清它的構成成分。
解題思路
做記敘文的閱讀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初中三年,我們在課本中學習了大量精美的記敘文。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應該從這些例子中學到閱讀記敘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課外文段的閱讀中去。
記敘文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最常用到的文體。所以,一定要掌握閱讀和寫作記敘文的方法。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多讀、善思會有利于學習和應試。
比如,從1999年起,國家教委就倡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2001年頒布的國家《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列出了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薦書目。可見,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閱讀生活,會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體步驟如下: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中心。
2.看出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大體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
3.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和句義,領會詞句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深層含義。
6.欣賞文章中優美、精辟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7.閱讀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寫的人或事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體會散文“行散而神聚”的特點。
8.閱讀小說,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了解故事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略讀,細讀,重讀,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帶著問題仔細讀
3.多讀能更好的掌握書的思想感情
4.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段落.
關鍵詞: composition什么成分 composition成分 composition 記敘文 記敘文解題思路 記敘文解題 記敘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