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一輪疫情的影響,部分地區影院又進入停業狀態。但這時候,微短劇悄然興起,今年微短劇《大媽的世界》收獲8.1分超高評分。微短劇不僅在各網絡平臺扎根,并且滲入到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還明碼標價。微短劇的“錢景”究竟在哪里?它真的只是一盤數字咸菜而已嗎?
1短平快劇集突然變成香餑餑
2020年,平均幾分鐘一集的小短劇開始快速吸引用戶的關注,在視頻行業掀起內容迭代的波瀾。2020年下半年,國家廣電總局將單集時長不足10分鐘的網絡影視劇作品定義為“微短劇”,對其備案規則等作出具體規定,這相當于微短劇獲得了“官方認可”。一時間,微短劇成為內容行業不容忽視的新賽道,視頻平臺、影視公司、MCN機構、網文平臺等紛紛入局。
而進入2021年,仿佛到了微短劇集體爆發的時段。最近打開各個視頻網站,也都會不約而同地發現微短劇被放在首頁置頂的位置。其中微短劇《大媽的世界》更是熱度超過了一眾正劇。大家為什么開始青睞微短劇?青島籍影視人劉寶樂解答道,因為快而簡單啊。
進入2022年,各平臺在微短劇的布局更加精、新,加速迭代走向精品化。就在上周,微短劇《我的兄弟不可能這么萌》上架,每集僅有5分鐘,體量在20集左右。設定也很新奇特,靈魂附體寵物,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有彈幕打趣:“如果再開個倍速播放,一眨眼一集就沒了。”
這樣的形式很符合“碎片化”傳播的特點,能夠迅速占領不少年輕人的生活間隙。業內預估,微短劇2022年將迎來全面爆發。
2平臺紛紛入局,拼的是什么
現如今中國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已經完全超過長視頻。這意味著,短視頻正在成為視聽消費主流。比起動輒幾十集的網絡劇,三五分鐘的追劇體驗更為輕松。另一方面,也是當下網絡劇劇情注水、內容乏味,倒逼用戶尋求更緊湊的內容敘事。疫情沖擊下,較小投資即可完成的微短劇商業風險更小,加之平臺的劇場運作,自然成為可行的轉型探索方向。
微短劇不僅僅是局限于短視頻平臺。從去年開始,無論是短視頻平臺還是長視頻網站都在積極布局。在《2020抖音娛樂白皮書》中,抖音把微短劇稱作“明天的劇集”,宣布2021年正式進入精品微短劇賽道,將開發至少30部精品微短劇。2021年以來,抖音已經陸續發布《做夢吧,晶晶》《男翔花園》等微短劇。
騰訊微視更同時開啟精品微短劇扶持計劃“火星計劃”。2021年,騰訊微視計劃上線超過100部微短劇,其中改編自騰訊動漫同名IP的《如夢令》總播放量已超過3億。
快手于2019年上線了聚焦眾多短劇的“快手小劇場”。2020年,快手加強對短劇板塊的扶持推廣,快手小劇場迎來爆發,其中單集不到兩分鐘的微短劇《權寵刁妃》第一季全網總播放量突破4億。快手的微短劇內容不僅來自專門孵化短劇IP的MCN,還包括喜劇大牌開心麻花、網文平臺米讀等多元渠道。
對于短視頻平臺而言,微短劇的價值十分明確。隨著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短視頻平臺迎來用戶增長瓶頸期,亟須新的內容形式打通用戶增量入口,微短劇順理成章地成為下一個競爭戰場。
3小而美,“錢景”看上去很美
一個風口能不能立住,關鍵在于行業能不能建立起內部的正向循環。內容如何變現是重中之重,它決定了創作者能不能獲得應得的回饋,能不能持續地投入于內容生產,并用更多符合觀眾喜好的作品維持行業活力。
劉寶樂自編自導的《我不是屌絲》被愛奇藝采買之后,也獲得了部分收益。他說:“微短劇上傳通過審核之后,平臺會先給你定級,定級完成后就根據熱度進行內容付費。熱度包括點擊量、評論、彈屏等。”
付費分賬模式是當前微短劇商業變現的主流方式。快手的分賬模式是先對站內微短劇進行評級,繼而按照千次有效播放單價計費,評級越高分賬單價越高。愛奇藝主要采用“會員付費期分賬+廣告分賬期分賬+招商分賬”的模式。優酷的分賬模式包括“會員+廣告分賬”和“流量分賬”等。另外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則干脆推出“付費短劇”,比如抖音《超級保安》第二季最后五集付費價格約為每集1.4元。
付費分賬模式主要依賴于平臺政策,部分頭部作品可獲得較高收益,但大多數反響一般的微短劇作品依然難以收回成本。
當然微短劇在內容上的短板也十分清晰,因其所能承載的故事體量有限,想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打造出一部《紅樓夢》《甄嬛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微短劇雖然收益快,但是整體收益還是沒法和正劇相提并論。這就導致有一部分投資人還是不愿意把錢花在微短劇上。在劇情緊湊的微短劇中插入廣告也很容易打亂劇情節奏、稀釋內容價值。因此,微短劇整體面臨著“招商難”的問題。而會員付費、點播付費等模式也還處于試水階段,記者采訪多名觀眾,大部分表示不太愿意在微短劇上再付費。
然而,微短劇在商業化道路上也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微短劇的靈活體量有利于添加互動、直播等元素,便于進行直播帶貨等多樣化的商業探索;借鑒綜藝冠名等形式,微短劇也開始了“品牌定制劇”等探索。
不管怎樣,微短劇的時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