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者在2024服貿會會場參觀億航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新華社記者 丁洪法攝
湖南邵陽洞口經開區一家機械制造企業,員工們正在生產無人駕駛智能清掃車。滕治中攝(中經視覺)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顛覆性技術快速迭代升級。如何通過完善相關準入制度、有序放寬準入限制,更好地促進新業態新領域發展,備受市場各方關注。
(資料圖)
前不久印發的《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科學確定市場準入規則、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環境、加大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力度等方面,對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體系進行了前瞻性部署。專家表示,《意見》通過從行政審批向標準引領的轉變提高準入效率,有助于加快構建開放透明、規范有序、平等競爭、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和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創新準入管理方式
作為一種新業態,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汽車產業近年來發展持續升溫,但因為缺乏市場準入規則,其商業化之路面臨重重困難。
廣州市南沙區的做法是,劃定當地首個測試先行區和混行試點區,于2023年12月29日率先啟動無人駕駛商業化試點工作,發放首批乘用車無人商業化車輛許可,允許這些車輛在企業申請道路范圍內開展出行服務商業化收費。
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是“場景促進準入”的生動體現。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管理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標準、場景為牽引,推動形成更具柔性和韌性的準入管理機制,按照“標準引領、場景開放、市場推動、產業聚焦、體系升級”原則路徑,進一步優化新業態新領域準入方式。
如何使超大規模市場資源加速轉變為現實生產力,一直以來都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面臨的痛點和難點。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研究員郭麗巖看來,以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導向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正是瞄準這一痛點的務實舉措,能夠為科技成果轉化最大限度地松綁解縛,從而有助于新技術新產品加快研發、最終闖過“死亡之谷”,并在全過程匯聚和吸引更多耐心資本。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張銘慎認為,《意見》選取電子信息、計算科學、深海、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現代種業等前沿領域和關鍵學科,首次提出建立全球前沿科學研究協同模式,既包括重點企業、研究機構等創新單元與有關地方的有機協同,也包括參與國際市場準入規則和標準制定。這不僅有利于我國爭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的主動權和話語權,還為我國依托大科學裝置等創新基礎設施以及全球技術轉移網絡等開展國際科學研究合作創造了條件。
優化創新資源協同
解決好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關鍵在于優化創新成果轉化機制,掃清創新成果和產業體系之間存在的準入障礙。對此,《意見》提出用好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和各類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新平臺,暢通產業體系、創新資源、資本要素、應用場景、制度政策等,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3年10月,專注于城市空中交通的億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首張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號合格證。2個多月后,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在安徽合肥駱崗公園完成全球商業首飛演示。
近年來,全國各地競相發展低空經濟,試驗產品層出不窮,如何解決“無處可飛”的問題?場景開放是暢通技術轉化的重要途徑。為給無人配送、城市立體交通等新業態新領域打造應用場景、促進成果轉換,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會同有關方面建成駱崗公園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示范項目,這也是全國首個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項目。
在12.7平方公里公園項目建設過程中,合肥將前沿科創成果運用于“建、管、游”,形成多個具有引領性、標志性、創新性的場景,帶動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從物聯網感知到智能充電,從無人裝備到虛擬現實,合肥駱崗公園已投放新技術、新產品超過150個,搭載超過50個小型應用場景,讓新材料、新工藝、新科技應用盡用、能用先用。
“科技成果要成為現實生產力,需要跨越商業機會識別和相關概念適用的‘模糊地帶’、從實驗室樣品到商業化小試的‘魔鬼之河’、進入小批量生產或中試后的‘死亡之谷’,以及市場化階段適者生存的‘達爾文之海’。”張銘慎說,從短期看,如果沒有市場準入,再好的科技成果也無法商業化;從長期看,完善的市場準入體系將開啟新一輪創新競爭的閘門,為高質量科技成果涌現提供有力的市場牽引,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注入強大內生動力。
李春臨表示,目前,上海浦東、深圳、廣州等地的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也在加快建設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抓好這些重點任務的落地和落實,同時為其他前沿領域成果轉化應用提供經驗、做好示范。
參與產業標準制定
《意見》提出,推動重點企業、研究機構等創新單元和有關地方建立相關領域前沿科研協同模式,積極參與國際市場準入規則和標準的制定,推動重點領域創新成果便捷高效應用。“這對強化前沿領域戰略性布局、增強配置全球先進優質生產要素能力、引領新業態新領域規則標準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李春臨說。
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廣州正在起草的《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在高速公路、機場、港口、車站等干線和交通樞紐開展創新應用,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準入提供了政策依據。據了解,該條例還界定了智能網聯汽車的定義,包括有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三種類型,為市場準入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明確范圍。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王善成介紹,自2021年起,國家發展改革委選取海南、深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廣州南沙等地區,切實放寬數據產權市場、航空航天等領域準入門檻,有效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各類生產要素便利流動,取得明顯成效。
在公共數據歸集治理、共享開放、開發利用等方面,海南省出臺數據定價、確權、開發利用等涵蓋全生命周期的20余個數據產品規則體系,率先開展全國數據產品所有權確權登記工作,發布了全國首部數據產品確權登記實施細則,對海南上百個數據產品發放確權登記憑證。海南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省數據基礎設施能力已向多個省外城市復制推廣。
作為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發展的重要力量,行業組織在市場準入標準和規則制定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專家建議,應鼓勵行業組織為準入監管提供標準體系、認證認可、服務質量、節能環保、安全衛生等方面支撐,促進新業態新領域實現更快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