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江西德安9月17日電 題:江西德安:新鄉賢賦能義門陳文化助力中華家風文化振興
作者 巫發陽 蘇建華 周桂珍
走進義門陳中華家風文化園,一片白墻灰瓦、翹角飛檐的仿宋風格古建筑映入眼簾,這里是被史學家稱為“世界奇觀”的“天下第一家”——江州義門陳,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
“唐宋時期的江州義門陳家族,創造了三千九百余口、歷十五代、三百三十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諧共處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觀,是中國古代社會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長、團結最緊的和諧大家庭,成為古代社會的家族典范而名動朝野。”義門陳后裔、青島恒星科技集團董事長陳昌金介紹道。
圖為義門陳中華家風文化園外觀圖(資料圖) 德安縣委統戰部供圖
義門陳后裔重回故里家風家訓千年傳承
2018年,德安縣舉辦了首屆義門陳文化旅游節,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地區的3000余名義門陳后裔重回故里,現場再現千年前“擊鼓傳餐,回家吃飯”的奇觀。2021年6月義門陳家訓傳統被正式列入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了解,唐大順元年(890年),義門陳氏第三任家長陳崇會同六大房長老,共同訂立了《家法三十三條》《家規十六則》《家范十二則》,成為最早以文字形式固定下來的家訓家規,是一套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
“敦孝悌以重人倫、和鄉黨以息爭訟、讀詩書以明理義、親師友以成德行、主忠信以植根本、務謙遜以迓吉益……”等內容集中體現了忠孝仁義的儒家理念,在維系陳氏義聚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內容至今仍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回到義門陳之后,陳昌金對于義門陳的家風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一股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心底油然而生,“作為義門陳的后人,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弘揚以義門陳文化為代表的優秀家風文化,打造中國家風文化傳承創新高地。”
2021年9月30日,總投資112億元的義門陳文化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項目占地3500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家風尋根園、東佳大學、游客服務區、生態康養區、產教融合發展區等文化項目。
義門陳文化產業園的建設緊緊圍繞義門陳文化的核心內容,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著手,利用聲光電技術,采取當代人喜聞樂見的沉浸式、體驗式旅游方式,不斷豐富板塊內容,提升游客的體驗感。
圖為義門陳后裔、青島恒星科技集團董事長陳昌金(左二)在調研項目施工進展情況 德安縣委統戰部供圖
凝聚海內外陳氏家風文化走向世界
“義門陳講究禮儀孝道,有助于和諧社會建設。”陳昌金語重心長地感嘆道,他說的是“小家”,著眼的是“大家”,他希望通過打造義門陳文化產業園,凝聚起海內外數千萬計的義門陳后裔,讓義門陳家風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為確保義門陳文化產業園項目順利推進,德安縣成立了縣級和鎮級“大、小”兩個工作專班,全程跟蹤服務,全力做好供水、供電、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工作。
德安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統戰部部長劉元勛表示,德安縣委統戰部高度重視義門陳文化產業園,積極協調項目用地保批報、規劃設計、征地拆遷等工作,解決了諸多重點難點問題,為項目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圖為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元勛(圖中)調度義門陳文化產業園項目房屋征收工作進度(資料圖) 德安縣委統戰部供圖
“截至目前,已經開通了園區餐飲服務、導游服務、非遺館宣傳講解、宗親祭祀、研學等運營工作,預計12月之前可以完成家風尋根區的全面運營啟動工作,屆時我們的接待規模可以擴大到700人。”義門陳集團執行總裁陳李表示。
自從2021年來到義門陳,陳李已經在這待了快兩年了,他對于義門陳、對于德安縣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了。“我在這待著完全沒有漂泊的感覺,就像在家里一樣,已經變成一個‘新德安人’了。”
談及未來的愿景,陳李介紹道,我們將大力推動發揚義門陳文化,致力于打造全球家風家訓文化傳播創新高地。“未來,我希望可以將義門陳文化等中華家風家訓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讓其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
劉元勛表示,下一步,德安縣委統戰部將依托義門陳文化產業園,充分發揮義門陳文化的獨特文化優勢,積極邀請海內外義門陳氏前來開展尋根祭祖、商業考察等文化、商業交流活動,打造具有德安縣特色的統戰品牌,助力中華家風家訓文化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