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上去哪里舉報醫托
運用醫托,其行為涉嫌詐騙。如果真的是醫托,你可以向當地衛生主管部門舉報,如果你已被詐騙,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二、如何識破醫托
“醫托”托人有幾種手段,有的會和患者打招呼套近乎,讓人放松警惕,之后再現身說法,聲稱自己或是親屬也有類似病,是在某某地方治好的,言語懇切,不由得你不信。也有些“醫托”往往會說諸如掛不上專家號、這位專家休息、專家在別的地方坐診等等謊言欺騙就診患者。
第一招:與人套近乎。為取得病人的信任,“醫托”一般以患者或患者家屬的身份,與病人套近呼。
第二招:訴說假經歷。取得病人的信任后,“醫托”接著以“親身經歷”謊稱大醫院不但貴而且治不好,某某醫院某某教授是治這種病的專家,便宜有療效,將病人騙至目的地。
第三招:用藥騙錢。在診室,與“醫托”聯手的“醫師”開出一些十分普通便宜的中草藥,以高價賣給病人。
三、如何打擊醫托
打擊醫托,不是自今開始。為啥和票販子、號販子一樣,打擊過后他們總能“春風吹又生”呢?
先讓我們慢動作回放一下行騙戲碼,看看騙術究竟是怎樣奏效的:先搭訕,再推薦醫院,偽裝病友說得了同類病就在某某醫院治好的,看完病后診所還通過電話回訪、郵寄藥品等方式繼續騙取錢財。看著簡單,內有玄機——
病人的信息劣勢是第一個空子。上當受騙的多是外地來瞧病的,去哪個醫院看病,哪個醫生好,往往兩眼一抹黑。跑去大醫院一看,號掛沒了,也不知找誰咨詢。這時候有個熱心的病友、老鄉給你一介紹,溺水時候有根稻草,不由不伸手。
缺乏相關醫學常識是第二個原因。相信偏方治大病,于是病急亂投醫。對于所謂的病友現身說法也沒有抵抗力,更不用說,還有醫療機構人員的參與,“可信度”大大提高,結果著了騙子的道。
大數效應,更是醫托盈利的法門。患者警惕性也高,也存著小心呢,但是,由于基數太大,哪怕十個里面騙著一個,也不少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