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上太空吃什么?
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飛行3個月,航天員在太空吃什么?
請胖友們放心,有一種餓,叫祖國媽媽覺得你餓。
中國空間站的食物可謂“太空一絕”,目前食品種類超100種,不僅分主副食,還講究葷素搭配,甚至有川菜,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應有盡有,想吃冰淇淋甜點也管夠。
上月底,“快遞小哥”天舟二號給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來了第一次太空補給,一口氣運了160多件“包裹”,總重達6.8噸。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系統主任設計師楊勝介紹,為了方便航天員在太空里的“衣、食、住、行”和工作,要為他們備足各種物資。
這些“包裹”中,就有宇航員的干糧。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我國空間站的食物絕對稱得上“太空一絕”,讓人隔空垂涎。據人民網報道,航天食品有不少傳統中式菜品的身影,具有明顯的中式特色。食物不僅有主副之分,講究葷素搭配,更有獨特風味,甚至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都出現在了航天員的美食列表里。
而且,這兩個菜品還是“老前輩”了。據央視網介紹,早在2002年神舟四號發射時,魚香肉絲和宮保雞丁的航天餐就已經研制成功,和前者同期畢業的還有餐后必備——清香四溢的綠茶,它們都陪楊利偉在2003年一起登上了神舟五號。
在遨游宇宙的21個小時里,楊利偉吃了三頓飯。
紅燒肉、魚肉丸、紅燜素雞……愛吃的一個都沒少。
對于一個吃貨大國,我們的航天餐怎么可能止步于此呢?2005年的神舟六號上,加熱器一帶,航天員不僅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飯后還有冰淇淋甜點吃,40多種食品,頓頓不重樣。
但祖國媽媽還是搖了搖頭說:不夠,再加!
到了神舟七號,雖然飛行時間和神舟六號一樣也是三天,但食品種類整個翻了一番,到了近80種。還搞起了“私人定制”。山西的景海鵬去太空,老陳醋管夠!
“神九”“神十”“神十一”甚至吃上了粽子。2016年“神舟十一號”發射時,食品種類已經增加到了100多。
宇航員在太空中如何上廁所?
在地球上,無論你用的是地上的洞還是華麗的鍍金廁所,你的排泄物由于重力的存在會自然下拉并遠離你。但對于宇航員來說,這樣“履職盡責”就有點復雜了。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任何松散的水滴都可能飄出馬桶。這既不利于宇航員的健康,也會對空間站內的敏感設備造成不利影響。
1961年,艾倫·謝潑德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此次行程本應是比較短暫的,所以并沒有考慮小便問題。但在謝潑德進入火箭后,這次發射卻被推遲了整整三個多小時。最后,謝潑德詢問道,是否可以離開火箭去小便。任務控制中心沒有浪費一分一秒,立即指示謝潑德可以在他的宇航服里自由小便。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就這樣穿著潮濕的內褲升空。
幸運的是,現在空間站上有廁所。最初的空間站廁所成型于2000年且專為男士設計,女性使用是很困難的,因為你必須站著小便。
為了“方便”,宇航員們要將大腿綁在小馬桶上,并讓臀部和馬桶座圈保持嚴絲合縫的密封狀態。這種馬桶不太好用,而且很難保持干凈。
因此,美國宇航局花費2300萬美元為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建造了一個新的改進廁所。為了解決零重力上廁所的問題,新廁所是一個特別設計的真空廁所。馬桶由兩部分組成:一端有漏斗的軟管用來小便,另一端有座圈墊壓的小馬桶用來大便。
關鍵詞: 航天員上太空吃什么 宇航員在太空中如何上廁所 空間站的食物 神舟十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