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能降低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影響,我們國家實施低碳生活,有利于完成碳中和和碳達峰的目標。
關于“低碳”,在資本市場中也得到了廣泛運用,比如說:能源交易中心所推出的“碳交易”。簡單來說,碳交易就是指交易碳排放的配額,有了配額才能排放二氧化碳。一些公司可能沒有配額或配額不足,那么就可以在碳排放交易系統購買排放的配額;而一些環保公司的碳排放做得很好的公司就可以將自己的配額進行交易,這樣就能賺錢了。
碳交易目的是利用經濟手段,控制碳排放量,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這樣更有利于低碳經濟的實行。
低碳經濟行業有哪些?
主要有: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低碳產業”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產業。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低碳技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欲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來愈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
低碳經濟行業有哪些
低碳經濟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產業體系和低碳技術。低碳能源系統是指通過發展清潔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經濟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以改變碳基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大量排放CO2造成氣候變暖,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低碳產業體系包括火電減排、新能源汽車、節能建筑、工業節能與減排、循環經濟、資源回收、環保設備、節能材料等。低碳技術包括清潔煤技術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儲存技術(CCS)等等。
關鍵詞: 低碳經濟是什么意思 低碳經濟的實質 低碳經濟發展現狀 低碳經濟最早由哪個國家提出 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低碳經濟如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