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黃河國家博物館土建工程、鄭州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建設;規劃構建“博物館群+大遺址公園”全景式展示體系;推出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數字化主題展覽……據3月25日舉行的鄭州市文物局長會議消息,今年鄭州市文物工作大盤敲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規劃構建“博物館群+大遺址公園”全景式展示體系
今年,全市文物保護工作將瞄準“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建設、能力作風提升年”兩個重心,推進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基本建成、黃河國家博物館土建工程、鄭州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建設,辦好世界大河文明論壇、第三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大河文明展、二七“燈塔”專題展,加強國家重大考古與科研研究、文物稽查和安全監管、強化以保護為基礎以數字化為引領的文物活化利用等五項工作。
按照會議部署,全市文物系統將持續推動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建設,分專題開展鄭州地區仰韶文化、夏文化、商文化研究工作,從學術層面助力謀劃中華文明主題樂園項目建設,參與鄭州興文化工程文化研究、編寫中華文明通俗讀本,謀劃以“重地”為主題的系列陳展。圍繞打造“兩帶一心”城市布局和仰韶文化、黃帝文化、夏商文化、黃河文化、嵩山文化等鄭州特色文化,規劃構建“博物館群+大遺址公園”全景式展示體系,規劃實施重點引領項目,全力服務保障好省博物館群建設。
全面提升考古科研水平
圍繞文化強市戰略、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建設等,鄭州市將高質量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工作以及國家重大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建立更加規范的區、縣(市)文物勘探、考古發掘業務工作指導和巡查巡視機制。
此外,鄭州市文物局還將利用考古遺址公園、考古博物館開展考古研學活動,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動“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的展示研究中心建設,推動鞏義石窟寺、北宋皇陵等數字化保護展示工程建設。
建設一流文物保護實驗室
以建設碳十四測量實驗室為契機,相關部門將打造面向全國引領中部地區的考古學測年一流文物保護實驗室,加強博物館文物保護隊伍建設和獨有特色科技研究。同時積極推進《雙槐樹遺址保護管理辦法》立法工作,健全文物保護法規;加強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報請、建設控制地帶等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相關部門還將落實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度,著力解決文博單位安全管理責任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持續完善“先考古、后出讓”工作機制與服務措施,逐步形成完備的制度管理體系,加大基本項目建設中文物保護行政監管和考古管理力度。
打造紅色文化高地
為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鄭州市將重點實施一批重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積極謀劃建設“誰是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紀念廣場,舉辦二七“燈塔”專題展,因地制宜地打造紅色文化高地和紅色文化精神空間。此外,全市文博系統還將系統梳理館藏文物資源底數,推出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數字化主題展覽,切實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讓民眾真正觸摸歷史脈搏、感受文物之美。同時,相關部門還將謀劃支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的博物館展覽項目;積極參與承擔“中華文化走出去”“中原文化走出去”重點項目,按照國家安排,啟動埃及、羅馬尼亞國際合作考古發掘工作,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文物考古發掘、文物科技保護、文物學術交流。
此外,鄭州市文物系統還將探索建立更加惠及公眾的公眾傳播體系,圍繞“行走鄭州·讀懂最早中國”主品牌,謀劃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建設,積極參與“微博文化之夜”等活動。(記者 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