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23“研究型實習生”計劃,面向海內外高校學生開放100多個科研選題,研究領域涵蓋人工智能、云計算、自動駕駛、量子計算、搜索引擎等,入選者將與阿里團隊合作探索前沿技術,優秀實習生有望獲得阿里科學家的推薦信。
阿里巴巴研究型實習生項目始創于2017年,旨在將產業界的場景和資源化作象牙塔外的另一處科研土壤,幫助青年學子開拓科研視野、發掘科研選題、實現學術目標。目前,全球已有200多所高校的近1800名學生參與該項目,他們大多來自計算機相關領域,博士生占比超7成。
2022年,又有近300位同學加入阿里巴巴研究型實習生團隊;15位同學被評為年度優秀實習生,實習期間,他們人均產出2篇CCF-A類論文。
中科大博士生馮睿蠡在達摩院實習兩年半時間里圍繞“生成模型”方向發表了九篇論文,分別被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領域三大頂會(ICML、NeurIPS、CVPR)收錄,他的研究成果既有基礎理論,也涉及AI應用。
在論文Uncertainty Principles of Encoding GANs中,馮睿蠡第一次從理論上證明了生成模型中神經網絡的精確性和穩定性存在取舍,有助于業界更好地理解生成式對抗網絡GAN,對后續研究工作中的神經網絡設計也有指導意義。
在論文Principled Knowledge Extrapolation with GANs中,他第一次用生成模型進行因果分析,并做到了高質量的視覺反事實推斷,有助于業界探索具備因果推斷能力的強人工智能。基于對基礎模型的研究,馮睿蠡還嘗試研發基于視覺生成的AI應用程序。
浙江大學博士生唐秀,在阿里云數據庫團隊實習期間,專注于數據庫查詢優化方向研究,發表了三篇論文,被數據庫領域國際頂會ICDE、SIGMOD收錄,她還在同步打造開源數據庫邏輯錯誤檢測系統。今年博士畢業后,唐秀將入職浙大,繼續從事學術研究。
阿里巴巴表示,未來將持續向全世界的優秀高校學子開放科研資源,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優秀實習生不論是去往業界還是學界,都可以邀請阿里科學家撰寫推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