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發科技伙伴計劃”聚焦科技助老創新解決方案的三個終選共創項目火熱出爐。“銀發科技伙伴計劃”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騰訊 SSV時光實驗室共同發起,社會價值投資聯盟(深圳)全程共創支持,聯動產學研等生態伙伴,旨在倡導社會創新力量關注老齡議題,通過提供騰訊技術與連接等能力、整合優質資源,以科技助力、生態連接、公益催化的方式,陪伴支持項目處在成長或加速期的團隊,提升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的智慧化水平,加速優質智慧助老科技產品及服務的規模化落地應用。
作為“數字適老中國行”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銀發科技伙伴計劃”于今年5月正式啟動,基于安全守“護”、健康守“護”、居家照“護”和情感陪“護”四大議題,識別并支持居家養老智能產品和數字化解決方案。
8月下旬,“銀發科技伙伴計劃”攜手15個高潛科技助老項目,在深圳進行為期4天的加速營與路演展示活動,為高潛項目加速成長注入新動能,共同探討科技助老的未來發展路徑。
加速營課程由騰訊SSV與騰訊青騰共同策劃,圍繞銀發產業宏觀政策、產業投資、用戶研究、騰訊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學習,通過課程講授、實地調研、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助力項目團隊提升對產業認知和產品場景的應用能力。最終,結合8月26日路演展示的專家導師團意見選出了3個共創項目,未來將為他們提供資助金、生態資源以及深度共創陪伴的支持。
作為該計劃終選的3個共創項目之一,“基于毫米波雷達的安全守護智能監測方案”,是為了解決獨居老人出現意外時無力呼救的問題。傳統的呼救方法,需要有人主動發起求救(如緊急按鈕),而獨居老人發生如跌倒、墜床、突發疾病等意外情況時,則急需“自動預警”。該方案利用4D毫米波雷達技術,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的生命體征監測,當雷達監測到老年人跌倒、呼吸異常、離床、滯留等異常狀態時,便會向監護人發起語音電話,直接確認現場情況,以及是否需要救助。該方案適用于康養、醫療、酒店、智能家居、安防等場景。在精準度方面,4D毫米波雷達在單人環境下離床識別準確度已達到99%,呼吸率的監測誤差小于1bpm,但多人環境下仍需進一步優化,新版本正在開發中。
專為失能老人設計的“智能護理機器人項目”,則是為了應對失能老人護理領域經常面臨“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失能老人最痛的痛點,就是失禁的問題,該項目致力于成為“癱瘓老人失禁的好幫手”。這款智能護理機器人是一款下體穿戴式智能設備,通過自動感知、抽、洗、烘、消實現自動化的護理,具有人性化的健康殺菌的技術與獨創的90°翻身防側漏的技術,通過一整套智能控制系統提升失禁老人的體驗感。該產品解決了傳統護理中的難清洗、易感染、氣味大、隱私差和強度大的五大難題,通過智能系統,把傳統護理中的繁重工作壓縮到每天10分鐘左右,極大降低了護理的難度和強度。
“電吹管(電子笛子)樂器項目”聚焦老年人的情感陪護與心理健康問題,通過電子樂器的創新研發,在一款樂器中不僅集成了小號、薩克斯等多種西洋樂器音色,還通過高質量的民樂真采樣計劃,收納了笛子、嗩吶、馬頭琴等各種民樂音色,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音樂娛樂需求。這也讓中國古老優秀的民族樂器在數字時代重新煥發活力。項目通過軟件+硬件+互聯網的創新模式,降低了音樂的學習門檻,對無基礎用戶非常友好,15分鐘學會,兩周就能登臺。練習電吹管,不僅愉悅了心情,演奏過程還鍛煉了眼睛,手指和肺活量。每人一根管子,不需要其他樂器,就能組建社區樂隊,可以豐富老年人的社交活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技委委員、經濟專家委委員何偉在8月26日的項目路演展示上致辭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老齡人口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面對這一挑戰,科技創新正在成為應對老齡化的關鍵,探索新技術以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銀發科技伙伴計劃”在智慧養老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銀發科技伙伴計劃”旨在通過科技賦能解決老年人實際問題,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反響,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將繼續與騰訊 SSV及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合作,總結優秀實踐,推廣適老化技術和應用成果。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于建偉致辭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于建偉理事長指出,當前中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老齡化挑戰。截至2023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97億,占總人口的21.1%,中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34年,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總人口的30%以上,屆時中國將邁入重度老齡化社會。這一趨勢關乎國家發展全局和億萬民眾的福祉。他表示,“‘銀發科技伙伴計劃’不僅是應對老齡化挑戰的重要舉措,也是社會各界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期待未來能涌現更多創新成果,為老年人帶來更好的生活質量。”
騰訊 SSV 時光實驗室銀發行業專家王楠致辭
“銀發科技伙伴計劃”也整合了騰訊內部的AI與數字化能力,與生態伙伴共創。
在AI技術方面,“銀發科技伙伴計劃”獲得了騰訊云智能、騰訊天籟實驗室、騰訊混元大模型、騰訊IEG品質管理部虛實互動團隊等技術團隊的支持,將為入選項目提供AI算力、AI開發、AI產品方案、數智化轉型方法等全方位服務,如語音交互所需的語音識別(ASR)、語音合成(TTS)、聲音復刻等AI技術,助聽器AI算法及固件支持、呼救詞檢測技術,大語言模型下中文創作能力、復雜語境下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視覺動作捕捉技術、云端實時渲染及虛實互動能力等。
而在數字化連接能力方面,“銀發科技伙伴計劃”的入選項目能優先接入騰訊物聯網平臺,低成本實現人-物、物-物之間的互聯,通過產品開發支持、騰訊優勢技術與內容融合、與微信和APP之間音視頻互動等技術服務的接入,減少共創伙伴的數字化投入,與共創伙伴一起逐漸打造兼容并包的銀發數字化智能生態,為產品帶來更高的社會及商業價值。
騰訊 SSV時光實驗室銀發行業專家王楠指出,騰訊致力于整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應對老齡化問題,并希望將這些技術經驗和解決方案開放共享,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更優質的智慧助老產品和服務,以推動創建一個更加智慧、溫暖的老齡友好社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