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
位置境域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經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緯44度13分57秒至46度18分。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東、東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接壤;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長嶺縣毗鄰。西、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全市南北長230公里,東西寬211公里。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白城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為大興安嶺東麓褶皺地帶,分布著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東北、東南部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南部廣泛分布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壟,海拔150-180米,是潛化沙漠區。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6米;最低地區為鎮賚縣和大安市境內的月亮湖地區,海拔一般為130米左右。
氣候
白城市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除盛夏短時間內受海洋季風影響外,全年絕大部分時間降水系統來自西風帶,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該地“光照充足,降水變率大,旱多澇少”的氣候特點。
白城市周邊有什么景區?
向海
向海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境,科爾沁草原中部。總面積為10.67萬公頃,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長 45 公里,東西最寬 42 公里,西與內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與洮南市相鄰。保護區南部有霍林河貫穿東西,中部有額穆泰河流進濕地,北部引洮兒河水注入水庫。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20多種林木和200余種草本植物。
莫莫格
莫莫格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西北、鎮賚縣東部33公里處,東與黑龍江省杜爾伯特、泰來縣隔嫩江相望;南以洮兒河為界,與吉林省大安市相鄰;西北和該縣的丹岱、五棵樹、哈土氣、東屏、岔臺鄉的部分地域接壤;距白城市78公里,大安市120公里。齊白公路可直達景區,距圖烏國道60公里。是典型的濕地保護區類型的風景旅游區。
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
嫩江灣,俗稱“老坎子”。嫩江自大興安嶺伊利呼勒山麓發源,由北向南,一路千里,到大安臺地,因地勢折轉東南而形成的一個天然港灣。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天然碼頭,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內河對外開放港口。過去在水資源充沛的時候,泡沼密布、林草叢生、浦葦繁茂、水鳥紛飛、魚蝦成群,原始生態景觀秀美。受干旱氣候影響,嫩江水位逐年降低,灣內泡沼溝塘幾乎全部干涸,動植物種類銳減,大片灘涂被農民開墾成耕地,導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日益嚴重,生態環境逐年惡化。針對這種狀況,大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恢復保護濕地、發展生態旅游、建設生態文明的決定。并以此為切入點,深入組織實施 “依江興市”、“以水興城”發展戰略,全力打造集“自然濕地、城市開發、生態景觀”三位一體的濱江園林城和生態旅游城。按照這一思路,市委市政府申報了國家濕地公園項目,2010年12月23日,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查干浩特省級旅游度假區
蒙語“查干”為白色之意,“浩特”為城市之意,“查干浩特”即為白城之意。查干浩特為白城的歷史名稱。為追根溯源,回歸歷史,白城市在市區西北部專辟一地,命名為“查干浩特旅游經濟開發區”。此舉,既為發展當地旅游經濟之目的,又為白城溯源刻下歷史之印跡。查干浩特旅游經濟開發區地處吉林、內蒙古、黑龍江三省交界處。2002年11月29日由省政府批準建立。位于白城市查干浩特旅游開發區內的民族風情園,整體布局按照馬頭琴外形進行設計,以展示蒙古族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歷史文化的積淀。是一處集吃、住、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園內的科爾沁民族風情園,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有大小蒙古包39座,可同時容納500人就餐、娛樂,是吉林省內最大的蒙古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