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杰克遜(Michael Jackson,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市,美國演唱家、詞曲創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慈善機構創辦人。
杰克遜是家族的第七個孩子,他在1964年作為杰克遜五人組的成員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職業音樂舞臺上初次登臺,1968年樂隊與當地的一家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第一張唱片《Big Boy》。1971年12月,發行了個人首支單曲《Got to be there》,標志著其個人獨唱生涯的開始。
1982年12月,杰克遜音樂生涯最暢銷的專輯《Thriller》發行。1987年9月,杰克遜展開個人首次全球巡演。通過舞臺和視頻的表演,杰克遜普及了一些像機械舞和太空步等舞蹈技術。杰克遜一生中獲得了13個格萊美獎和26個全美音樂獎。在他單飛生涯中,他擁有13支美國冠軍單曲。2000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里認證他資助過39個慈善機構。
【資料圖】
2009年5月,杰克遜宣布將在倫敦舉行系列音樂會;6月25日,他因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藥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不幸身亡。洛杉磯法醫裁定這是一宗兇殺案,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被判定過失殺人罪。2010年,邁克爾·杰克遜被授予格萊美終生成就獎。
2009年6月25日,杰克遜因藥物中毒身亡,終年50歲。2011年11月7日下午,杰克遜的私人醫師莫里 “過失殺人罪”罪名成立,服刑四年監禁。
年度格萊美獲得獎項最多的個人:1984年,Michael Jackson憑借代表作品《Thriller》以及收錄其中的《Beat It》在第26屆格萊美獲得包括“年度最佳搖滾男歌手”、“年度最佳流行男歌手”“年度最佳唱片”等在內的八項大獎,成為“年度格萊美獲得獎項最多的個人”。
支持慈善機構最多的藝人:截止至2000年,Michael Jackson通過現金捐助、靜默拍賣等形式支持過全球共計39個慈善機構,他為非洲賑災所創作的歌曲《we are the world》至今傳唱,是“支持慈善機構最多的藝人”。
最多歌曲同時出現在英國單曲榜:2006年,Michael Jackson以19首曲目占據英國單曲榜前40名刷新1983年由The Jam創造的“最多歌曲同時出現在英國單曲榜”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
保持美國單曲榜前40位最長時間跨度:至2011年1月,邁克爾·杰克遜持續在美國單曲排行榜前40位出現39年零兩個月,成為“保持美國單曲榜前40位最長時間跨度”的音樂家。
最成功的藝術家:2005年11月14日,流行音樂之王Michael Jackson到位于英國倫敦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接受表彰。Michael Jackson的一系列成就也為他贏得了“最成功的藝術家”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
1981年,《Thriller》發行,此時《時代》周刊把邁克爾·杰克遜描述為一個“挽救了唱片業的拯救者,定義了一個年代音樂潮流的作曲人,擁有不可思議雙腳的舞者,打破了所有喜好、風格與種族界限的歌手”。邁克爾的歌曲或展示夢想、或激發潛能、或揭穿謊言、或痛斥“黑暗”,他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渴求“平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