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我就選擇了蹭學院老師的專業課——人際傳播。剛學完的一課讓我受用頗多,所以,想來和大家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們做了一個小游戲,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來做。
“如果我有1000萬,我會做什么?”
【資料圖】
“如果我只剩24個小時,我會做什么?”
“我將給我孩子的忠告是什么?”
“如果我只能從火里救出一件東西,會是什么?”
“在生活里,我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將回答寫在紙上,然后找出你的回答中出現的最多的詞,即為你的關鍵詞。歸納出五個主要關鍵詞,就是你的價值觀。然后將五條價值觀寫在紙上,每次必須舍棄一個價值觀。看看最后會剩什么。
整個游戲過程很有意思,全班在舍棄價值觀時都特別糾結,放下了一個又拿起另一個,幾經抉擇,剩下了唯一的核心價值觀。我剩下的,是“成就感”。班里很多人剩下的是“家庭”。價值觀不論好壞,卻讓我有了一個感想。
全班剩下的價值觀不盡相同,卻都有一個特點:正向且積極。
“價值觀相同的人才能在一起,才能做成事。”
老師的兩個學生,在畢業后去上海打拼,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車,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兩個人最后卻離婚了。原因是一個想回歸家庭,好好經營一個家,另一個想繼續奮斗。沒有任何一方做錯了,只是他們的核心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對此,我深有認同。和前男友的分手,也不外乎核心價值觀的不同。一個想轟轟烈烈做出成績,一個想“淡云流水度此生”,最后的共同目標不一樣,再怎么也走不到一起。
德魯克的《旁觀者》里有一節提到:“一家人的奮斗,最后的目標都是一樣的,只是達成目標的途徑不一樣罷了。”我想,這就能體現為什么是一家人了吧?價值觀一樣,都有著同一個努力的目標,即使通向中心目標的道路不一樣,但最后還是會走到一起。
“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么。而后,做一個簡單的人。”
——《阿甘正傳》
我很喜歡阿甘,有一個目標就會一直堅持下去,跑步也好、愛珍妮也好,他都堅持了下來。做一個簡單的人,我想,這應該就是老師讓我們做這個游戲的初衷吧。
摒除滿心的雜念,看明白真正所需要的東西,而后,做一個簡單的人。
愿你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