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被很多人看作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特別對年輕群體來說,網購的出現解決了他們購物的一大難題,以往我們的購物方式就只有線下購物這一條渠道,而這種購物方式會受到地點和時間的局限。
但網購則不同,它可以讓我們通過手機瀏覽來自全國各地生產的產品,而且標價透明,大家可以隨意對比、選擇面廣,雖然網購商品使我們不能及時拿到產品,但由于現在物流行業發展越來越繁榮,大多數地區三天左右就可以收到商家發來的商品,有些商家為了提高服務質量還推出了完善的售后服務,不滿意免費退貨,這都讓大家對網購越來越依賴。
而在網購平臺中,京東與淘寶可謂是兩大巨頭。每年各種購物節或者全年數據報告中,京東和淘寶都能拿下輝煌的成績,但在大家使用這兩種購物軟件時卻也發現,大多數上班族普遍更依賴淘寶,可要知道京東所打造的京東物流速度明明更快,為什么大家卻更傾向于使用淘寶呢?
京東與淘寶同為購物平臺兩者各有其優勢,京東的物流速度更快,但業績卻比不過淘寶,這種情況也要從多個角度分析。
首先大多數習慣網絡購物的人收入都比較固定,即便每年他們可能也會漲工資,但數額并不多,如今網絡購物發展的越來越成熟,大家使用網購軟件也爐火純青,買東西不用再去線下,直接動動手指即可。
相比于實體店,網絡上的商品價格確實更便宜,而對于習慣使用網購的人來說,他們到網絡上購物自然是傾向買那些更便宜實惠的商品。淘寶作為國內最早出現且規模最大的網購平臺就滿足了大眾的這種購物需求。
在淘寶沒有誕生之前,我們的生活形式和狀態和現在完全不同,那時候大家的購物方式還很傳統,畢竟大多數人都沒有接觸過互聯網,也根本不懂得網絡時代意味著什么,大眾對于互聯網的認知處于空白階段。
而馬云當年提出的互聯網設想在大家看來不過就是一種瘋子般的理論。事實上在這種不被大家理解和認可的背景下,馬云的互聯網設想推進確實非常艱難,他還曾被不少人當成是騙子。那時候馬云想要打造阿里巴巴也沒有人愿意給予投資。
即便如此,馬云還是堅定的創辦了阿里巴巴這個大型購物平臺,自他誕生之后,越來越多的人嘗試網絡購物,也的確感受到了網絡購物的便捷,淘寶的用戶群體不斷擴大。
從最初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夠接受到在年輕群體中開始普及流行,再到現在全民網購,馬云所打造的淘寶開創了互聯網購物的先河,也是網購中最早誕生且最成熟的。所以這些年來很多人最常用的網購軟件就是淘寶,逐漸形成了一種消費習慣,大家也非常依賴淘寶的各類機制設定。
與淘寶相比,京東在大家眼里則更像是一種高品質購物平臺,京東的商品普遍更具保障性,而且京東物流的確成了這個購物平臺的一大特色,只不過大家對于京東還有一個顧慮就是他的商品價格普遍要比淘寶更貴一些,這是因為劉強東創辦京東支出就明確了京東的主營方向是品牌產品。
當年馬云率先一步打開大眾的眼界,推出了互聯網購物,自此之后,其他的互聯網平臺也相繼誕生,這其中也包括劉強東所打造的京東平臺。當時很多人不看好劉強鐘打算創辦京東的這一想法,畢竟那個時期淘寶已經走向成熟火爆,大家都習慣了淘寶購物,京東的出現根本不能搶占市場份額,但其實沒有當初的京東也不會有現在淘寶的輝煌,京東的出現不僅讓劉強東的財富水平更進一步,同時也讓淘寶有了競爭的危機意識。
而且在這其中,劉強東還抓住了淘寶的發展劣勢,那就是購物速度慢,所以他推出了京東物流。可也正因為京東選擇和淘寶走不同的道路,主攻品質與物流,使得那些更傾向于廉價商品的網購群體不習慣在京東平臺上購物。大家習慣了淘寶的速度,即便有時候買藥商品要等個3~5天大家也很愿意。
所以總的來看,對于廣大上班族來說,他們喜歡淘寶,一方面是因為淘寶的價格便宜,另一方面是因為淘寶有先入為主的優勢。
但這并不意味著未來京東與淘寶的競爭格局就這樣定型,在時代的發展下,他們也總需要不斷完善自身以求爭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所以接下來他們二者的比拼如何,我們也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