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格里拉沙漠在哪里?
騰格里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介于北緯37°30′至40°,東經102°20′至106°。
南越長城,東抵賀蘭山,西至雅布賴山。
南北長240公里,東西寬160公里,總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第四大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東部,在銀額盆地底部。
騰格里沙漠行政區劃主要屬阿拉善左旗,西部和東南邊緣分別屬于甘肅的武威市民勤縣和寧夏的中衛市。
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嶺和南部的騰格里兩部分,習慣統稱騰格里沙漠。內部有沙丘、湖盆、草灘、山地、殘丘及平原等交錯分布。
沙丘面積占71%,以流動沙丘為主,大多為格狀沙丘鏈及新月形沙丘鏈,高度多在10~20公尺(33~66英尺)之間。湖盆共422個,半數有積水,為干涸或退縮的殘留湖。
騰格里拉沙漠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騰格里沙漠形成的兩個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和風。加上人們濫伐森林樹木,破壞草原,令土地表面失去了植物的覆蓋,沙漠便因而形成。
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氣候條件與濫伐森林樹木,破壞草原外,還要有豐富的沙漠物質來源,它們多分布在沉積物豐厚的內陸山間盆地和剝蝕高原面上的洼地和低平地上。沙源有來自古代或現代的各種沉積物中的細粒物質。
如中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于古河流沖積物;
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漠和小騰格里沙漠的大部分沙源于古代與現代的沖積物和湖積物;
塔里木河中游和庫爾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來自現代河流沖積物;
騰格里沙漠和賀蘭山、狼山-巴音烏拉山前地區的沙丘來源于洪積-沖積物;
鄂爾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來源于基巖風化的殘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