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什么意思?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會難以適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于鍛煉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真的嗎?
每年開春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聽老人提起“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樣的話,那么這個“春捂”到底該怎么捂呢?
春天雖然氣候變暖,但溫差較大且氣候變化不定,此時及早的脫去棉衣,很容易被寒氣侵入人體損害陽氣而引起疾病,所以人們常說“春不忙減衣”,這時候“捂一捂”會保證身體不受疾病侵襲,但春捂也要講究正確的方法。
寒由下起,人體的下體相較于上體血液循環較差,極易受寒,所以要避免下體受涼。而背、腹、足這三個地方是一身陽氣聚集所在,適當保暖可預防感冒等疾病發生。但這個“捂”可不是捂的越厚越好,應在以自身感到溫暖,又不出汗為最佳,若捂的太厚,使體內陽氣過多無法外發,將會造成熱邪,誘發上火等癥狀。
關鍵詞: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真的嗎 氣候變暖 陽氣聚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