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被稱為巾幗宰相,文采也非常出眾,在唐朝武則天和唐中宗時期,是一個活躍在政治舞臺的女強人。
那么她從一個罪犯的女兒,走入帝國的最高權力中心,哪個人是她的最大的助力呢?
(一)武則天把上官婉兒打入地獄又拉起來
(相關資料圖)
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和父親上官庭芝都是武則天殺的。可是賞識她的人也是武則天,武則天不計較她是上官儀的孫女。大膽的使用她,這是非常大度和有膽量的行為。因為畢竟上官儀和上官庭芝死在她手上,可以說是她把這樣的一個人放在身邊,是體現了一個統治者大氣的一面。
她是上官婉兒的貴人,是她讓上官婉兒擺脫了奴婢的身份,而且武則天還讓唐高宗封上官婉兒為才人,也就是說上官婉兒成了皇帝的妃嬪之一,不過等級很低,和武則天進宮時的等級是一樣的。當然武則天不會讓高宗李治真的接近和喜歡上官婉兒。
武則天讓上官婉兒起草詔書,后來又參與政務,使得上官婉兒逐漸熟悉政務并有了一定的權勢。
所以說武則天是上官婉兒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人。
(二)唐中宗李顯讓上官婉兒的權勢達到頂峰
唐中宗上臺后,封上官婉兒為昭儀。這可是僅次于皇后和四個妃子的后宮位置,等級很高了。
和唐高宗時期的才人不同,這個時期的上官婉兒是以后宮嬪妃的面貌出現。
唐中宗李旦聽從上官婉兒的建議,設置昭文館,招攬學士,廣招天下文人。舉辦宴會,賦詩唱和,又讓她評定大臣所做之詩。一時之間,有稱量天下之說。
唐中宗還平反她祖父上官儀和父親一案,上官婉兒在這時的權勢達到頂峰。
唐中宗也是她一生中重要的人了。
(三)起最重要作用的人其實是她
上官婉兒一生,最重要的人其實是她的母親,不要以為她的母親僅僅只是養育她長大,但其實是她的老師和人生導師。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在皇宮內庭這樣一個地方,她母親是罪犯的妻子,干活的奴仆。受人白眼,終日苦累。所處的環境,除了是她這種罪犯的家人,其它的就是沒有什么文化,社會下層勞動人民和宦官太監,每天接觸的就是這樣的人在一起。
而她是一個襁褓中孩子。
她母親在每天辛苦勞累之后,還要養育和教育她,否則她就是再天資聰穎,也不會成才的。她的母親做為上官儀的兒媳,自然也不是平常的家庭出身,在夫死家破的情況下。沒有破罐子破摔,自甘墮落,而是苦心培養上官婉兒這個女兒。
最重要的是,她教育了上官婉兒應該怎樣做人,并且沒有把太多的仇恨心理灌輸給孩子。否則一個有心理陰影的人,是很難在宮廷這樣一個環境下,生存下去。
我們可以想象,上官婉兒到武則天身邊時,只有十三歲,這樣一個孩子。如果對武則天懷著仇恨心理,她裝也是裝不來的。
這既是她母親為了孩子生存下去的明智之舉,也是上官婉兒較為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
從現代社會的角度講,教師要教書育人,可是真正的育人這一個任務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任務。教師不可能在育人上比父母更能盡職。
所以上官婉兒的母親,無論是教書還是育人都是非常成功的。我們從上官婉兒的才學上,可以看到她母親的教育成果,因為上官婉兒在小的時候,做為一個罪犯的女兒,是不可能有其它的學習渠道的。
(四)上官婉兒的《彩書怨》寫給誰的?
我們來看一首她寫的詩《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別離。
大意是:洞庭湖邊秋葉落了,我在萬里外思念你。露水這樣濃被子卻這樣冷,月光的虛影照在錦屏上就好像是我孤獨的身影。想彈奏一曲江南曲子,把這聲音封在我寄給你的信里。這曲子唱的不是別的聲音,是我想你的心聲啊!
這首詩寫的淡淡的,如歌如訴把一個女子思念自己的情郎或者丈夫的心情表露無遺,就好像一幅畫一樣讓我們看到了這女子的思念和孤獨的身影。
至于這首詩是寫給誰,詩人沒有說,也許是寫給唐中宗,委婉的一種獻媚,或者是寫給她的情郎,表達一種思念。
和母親相依為命長大的上官婉兒,這首詩就是為她母親寫的呢?也許這是替她母親懷念她的從沒有見過的父親,只不過沒有人這樣想過。我們想一想有沒有這種可能呢?思君萬里陰陽兩隔,如果有誰了解這位母親,不就是她的女兒嗎?
全唐詩保留了上官婉兒的三十二首詩,沒有特別有名的詩,但水準都不錯。
我想說這是她母親的功勞。這位母親鄭氏夫人在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儀時,也被唐中宗封為沛國夫人,死后被追謚為節義夫人,母親死時上官婉兒向唐中宗申請從昭儀降為婕妤,自降等級以示哀悼。
這一切生榮死哀都是她應該得到的啊!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作者:中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