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290元,比上一交易日下調156個基點,連續4日下調,創下自去年10月中旬以來的新低。這給進出口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加強匯率風險管理的緊迫性提升。
給企業帶來一定影響
4月中下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出一波急速下調的行情。4月19日-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下調達2457個基點。5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3月1日6.3014的年內低點相比,已下調4276個基點。
人民幣貶值一般而言可為企業出口帶來利好。不過,遼寧超鵬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任佩顯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公司主要從事工裝、戶外裝等服裝出口業務,人民幣貶值的確可以降低企業出口的匯兌成本,但客戶也加大了壓價的力度,產品價格一旦壓低后很難回調,因此人民幣短期大幅貶值對企業利好有限。而且,企業當前遇到的更為突出的問題是外需萎縮,新簽訂單減少,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利好更加有限。
這并非個例。不少出口企業表示,人民幣在短期內大幅貶值,客戶面對成本壓力,往往會憑借優勢地位進行議價,話語權不高的行業或企業承受著較大的降價壓力。此外,雖然人民幣貶值對企業降價開拓新訂單有利,但受疫情影響,目前企業難以線下參展,利好受到抑制。
對于進口企業而言,人民幣貶值意味著短期內匯兌成本增加,給企業帶來壓力。這從外貿數據中也可窺見一二。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口同比增長5%,低于10.3%的出口增速,進口增速和出口增速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與人民幣匯率變化有關。
匯率保持相對穩定有基礎
相對于當下的行情,企業更關心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走勢,因為這關系著企業的接單和定價策略。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近期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因素是美國今年以來通貨膨脹持續加劇,美聯儲加息,還開啟了縮表進程,增強了市場預期,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不斷走高。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屬于正常反應。而且,從一籃子貨幣來看,人民幣幣值總體保持穩定。
“近期人民幣貶值還受到市場對經濟基本面預期的影響。”行業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對國際商報記者補充道,“一是國內疫情點多、面廣、頻發,使市場產生了謹慎預期。二是一季度GDP增長4.8%,考慮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會滯后,市場對二季度的預期更為謹慎,提前釋放情緒。”
對于人民幣匯率走勢,溫彬預計,美聯儲貨幣政策還會進一步收緊,中美利差可能出現倒掛,在此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繼續回落。但也要看到,中國外貿的貿易順差仍較大,直接投資將保持凈流入狀態,從國際收支等角度來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有著堅實基礎。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員馮柏分析認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同時,近期政策持續加大對穩增長的支持力度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企業要應對匯率波動
面對風險和壓力,王劍輝建議進口企業從業務上進行調整,如將進口來源地轉移到匯率波動較小的地區,也可考慮替換進口產品的品種,千方百計減輕壓力。同時,企業可通過銀行的套期保值等金融產品建立風險對沖機制。此外,中國企業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進行合作時可更多使用人民幣結算,最大限度規避匯率風險。
溫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階段,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雙向波動,外貿企業要在堅持做好主業、加快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同時靈活運用金融工具,增強匯率風險管理能力。“無論是進口企業還是出口企業,都要重視匯率風險管理。企業可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做好匯率風險管理。二是靈活運用多種匯率避險工具,包括遠期、掉期、期權等產品,做好匯率風險規避。三是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更多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本報記者 吳 力)
關鍵詞: 下調156個基點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新低 人民幣貶值 人民幣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