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臺紓困解難“30條”,提振各行各業信心,對中小微企業而言更是“及時雨”。記者連日采訪了解到,深圳多家金融機構各展其能,推出多元化金融產品,為中小微企業排憂解難。
陳女士在寶安區經營一家電子工廠,此前受石巖地區疫情影響,有一批貨款沒能及時收回,但開年以來訂單量來得很快,工廠又需要加急采購一批原材料,一時間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通過平安普惠深圳分公司的“4+1+1”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扶助計劃,她很快便收到了此前申請的50萬元資金,順利解決了公司的資金周轉問題。
“該扶助計劃包括建筑業、制造業、批發業、交通運輸業、零售業小微企業主和信息服務業,自推出以來頗受小微企業主關注。”平安普惠深圳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對以上行業的小微企業主而言,該計劃可為他們借款提額降費,還款方式也比較靈活,推出后有效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擴充了企業融資渠道。
深圳是外貿大市,疫情期間,大多數銀行網點受影響,外貿企業無法到柜臺處理外匯。浙商銀行深圳分行推出的“浙商交易寶”采取線上交易、手機電腦多平臺操作、7×24小時掛單、無紙化流程等方式,疫情期間為124家企業辦理了1.76億美元的資金交易。
也有不少外貿企業因受疫情持續侵擾,生產經營受到影響,但對參加了深圳市2021年度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用保險統保的外貿企業而言,這張保單無異于“雪中送炭”。
近日,深圳市裕祿貿易有限公司就老撾買家拖欠的貨款提交了索賠申請,不久后,該公司就收到了來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深圳分公司支付的6萬多美元賠款。“疫情期間能夠收到這筆賠款,對公司的穩定經營是莫大的幫助,統保政策為出口企業排憂解難,保駕護航,有力提振了疫情之下出口企業的信心。”裕祿貿易一位負責人表示。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深圳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實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用保險統保是一種政策性保險服務,旨在發揮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保障和促進作用。“該政策對出口額800萬美元(含)以下中小微外貿實施出口信用保險統保支持,以充分發揮風險補償作用,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生產經營,解決企業‘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今年截至3月中旬已累計賠付案件46宗,向出口企業和銀行支付賠款1562萬美元,另有9宗在途案件已出具賠款通知書,即將向企業支付賠款140多萬美元。此外,通過向海外買家追償,該公司還幫助企業追回欠款和化解風險5202萬美元,及時彌補了企業出口損失。(記者 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