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理財產品推出之后很受歡迎,我們的額度是10億元,開售第一天就賣了2億元!”廣州地區建設銀行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通知》中提到,自3月1日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廣州亦被納入養老理財的試點范圍中。
試點范圍擴容后,新發產品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目前,工銀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均已在包含廣州之內的十個城市發售了第一批養老理財產品,3月21日已結束募集。此外,建信理財等養老理財產品也在近日火熱開售中。
罹患重大重疾或購房需要,可申請提前贖回
據悉,目前養老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主要為中低風險,業績比較基準一般為5.8%~8%,最低1元起購,產品期限5年。
“若罹患重大重疾或購房需要時,可申請提前贖回,但需要支付相應的贖回費。”廣州地區某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關注到,各家理財公司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贖回費率也不相同,一般而言,提前贖回時的持有期限越長,贖回費率越低。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提到,養老理財產品特殊屬性在于體現“養老”特點,一方面,對產品收益穩定性與風險管控方面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符合養老需求與生命周期特點,期限相對較長。
周茂華提醒,養老理財產品屬于特殊功能類投資產品,這類產品一般具有投資期限長,收益相對穩健,滿足部分投資者生命周期養老需求,因此,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自身養老需求,資金收入情況,對產品底層資產及風險有較為詳細的了解,選擇與風險偏好相匹配養老理財產品。
“養老理財仍是理財產品,不能承諾收益。”廣州地區某銀行理財經理提醒。
“監管部門強化監管,要求金融機構發展真正的‘養老’理財產品,壯大養老保險第三支柱,養老理財產品需要滿足養老標準,意味著這類產品收益更加穩健。”周茂華表示,不過,還是要客觀理性看待理財產品與風險資產區別,客觀看待年初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養老理財產品收益一般不低,但需要留意期限(流動性偏好)問題。